“真是太方便了,打開手機一點,簽個字,做個人臉認證就可以完成二手房網簽了。”12月4日,剛辦完二手房交易手續的贛州市民胡先生高興地說。
作為賣方的房產共有人,胡先生人在南昌,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回贛州辦理網簽手續。“以前碰到這種情況,要么等當事人回贛州辦理,要么獲得對方的授權并保留好憑證,耗時又耗力。現在只要打開小程序‘贛州住建便民’,按照提示,很快就能順利辦完手續。”贛州市住建局辦事窗口工作人員介紹,網簽實現“不見面”辦理全覆蓋,并實現辦理交易“零材料”、簽約備案“零見面”、信息共享“零等待”。
今年以來,贛州市住建局依托數字賦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難點、堵點,采取3項舉措開啟中心城區二手房交易“不見面網簽”的新模式。目前,已通過該新模式辦理了二手房交易近千宗。
以往辦理二手房交易手續,要買賣雙方攜帶身份證明、不動產權證書等資料到窗口現場辦理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業務。現在,“贛州住建便民”小程序引入了人臉識別、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等技術,提供了手機移動端、電腦端、自助機端等多種電子簽約方式,買賣雙方只要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即可填寫相關信息,平臺自動核驗,打通了多部門信息聯動的堵點。電子合同網上簽約的操作流程簡單、安全、快捷、便利,買賣雙方都不用提供任何紙質材料,就能隨時隨地辦理買賣合同網簽備案業務,完成房屋交易手續。
以往買賣雙方在辦理二手房交易手續時,容易受任意一方的時間、所在地域等因素影響,無法在達成買賣意向的第一時間完成合同網簽備案手續,導致交易存在一定變數與風險。現在,買賣雙方只要達成了意向,就能第一時間通過“贛州住建便民”小程序線上核驗房源,買賣雙方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認證,完成電子簽名后,系統自動將合同提交備案,備案結果通過短信發至買賣雙方手機,房屋交易手續便完成了。
以往買賣雙方在辦理完房屋交易手續后,要提供打印的紙質網簽合同給稅務、不動產登記等部門,辦理繳稅及登記等流程,且紙質合同丟失后,需要本人到窗口查詢打印。如今,買賣雙方可隨時在手機端查閱已簽訂的存量房買賣電子合同,電子合同信息同步實時共享到稅務、不動產登記等部門,辦理繳稅、不動產轉移登記時也不用提供紙質房屋買賣合同。
“以前,客戶要和我一起,拿著買賣雙方的資料,去房管窗口審核資質,如果碰到資料不全等情況,整個流程辦下來要大半天。”市民趙女士說,新模式打破了時間與地域的限制,解決了不能到現場簽字的問題,減少了異地購房人兩地來回奔波的麻煩,節省了買賣雙方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
據介紹,贛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繼續推進房屋交易“互聯網+”一體化平臺建設,上線新建商品房買賣電子合同網簽等功能,將網簽功能延伸至銀行網點,一站式辦結網簽備案、按揭貸款等業務,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王紀洪 全媒體記者 徐黎明)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