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回首這一年,神州大地上,一項項“上天入地”的超級工程是大國崛起的有力佐證,彰顯著大國的科技實力和時代風范。
高大的拱壩橫跨在金沙江兩岸,電氣化鐵路在雪域高原上延伸,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網進一步完善,跨國鐵路從圖紙走向現實等,這一個個累累碩果是建設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更是中國建筑業最高水平的體現。
復興號開進西藏
2021年6月25日,我國首條高原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以下簡稱拉林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車組同步投入運營,拉薩至山南、林芝最快1小時10分、3小時29分可達。隨著復興號開進西藏,至此,我國歷史性地實現了復興號對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拉林鐵路起自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經山南市貢嘎縣、扎囊縣、乃東區、桑日縣、加查縣和林芝市朗縣、米林縣,到達林芝市區,全長435.48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為國家I級單線電氣化鐵路。
拉林鐵路的建成通車,結束了藏東南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彌補了既有交通方式易受高原氣候影響的短板,進一步完善了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升了交通運輸的穩定性和通達性。
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
神鳥馱日,凌空翱翔。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天府機場)正式投運。經歷四次綜合演練和兩個階段試飛之后,天府機場終于迎來令人矚目的“高光時刻”。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按照“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戰略定位,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全面踐行“四型機場”理念,致力打造“四型機場”標桿。
天府機場是國家重點工程、民航“十三五”重點工程,亦是四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天府機場開航投運后,與雙流國際機場實現“兩場一體”運營,共同構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這對于打造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助力四川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版圖,打造臨空經濟和航空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的支撐意義。
白鶴灘水電站建成投產
2021年6月底,在建規模全球第一、單機容量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水電站——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全部機組將于2022年7月投產發電。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寧南縣和云南省巧家縣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總投資2200億元,總裝機1600萬千瓦,共安裝16臺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電站全部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
京新高速全線通車
2021年6月30日,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壘段515公里建成順利通車,打通了京新高速的“最后一公里”,標志著京新高速全線通車。
據了解,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是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的最后一段,全長515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 120km/小時,是新疆采用PPP模式實施的第一條通車運營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國一次性開通里程最長的經營性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全線貫通對打造新疆“一帶一路”核心區,帶動天山北坡經濟帶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壘段通車后,新疆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路網構架更加順暢,“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目標更加清晰。
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鋪軌貫通
2021年8月17日,在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施工現場,隨著中俄兩國準軌接口最后一組軌道夾板安裝完成,標志著中俄兩國首座跨江鐵路大橋——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實現鋪軌貫通,為大橋全線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建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是連接中俄兩國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位于中國黑龍江省同江市與俄羅斯下列寧斯闊耶市之間,橋梁全長7194米,引橋長4979米,主橋長2215米。據介紹,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建設創造了多項紀錄。
建成通車后,將極大緩解滿洲里、綏芬河鐵路口岸運輸壓力,有效助力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對推進中俄經貿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和若鐵路全線鋪通
2021年9月27日,和若鐵路全線鋪軌貫通,標志著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線正式“閉環”。
和若鐵路為國家重點鐵路建設項目,是世界上在建難度最大的環沙漠鐵路。其線路全長825.476km,連通南疆和田地區和田市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預計2022年6月開通運營。和若鐵路建成后,將與現有的南疆鐵路在塔里木盆地周邊形成環形鐵路網,并將是世界唯一的繞沙漠環形鐵路網。
和若鐵路是南疆通往內地便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建成后,不僅可改善地方運輸條件,加快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的步伐,也為我國西部的青海、西藏、甘肅、四川開辟一條面向中亞、南亞的陸路通道,有力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中國首條跨海高鐵成功合龍
2021年11月13日,中國首條跨海高鐵——新建福(州)廈(門)鐵路湄洲灣跨海大橋成功合龍,這意味著新建福廈鐵路關鍵控制性節點已順利打通。
據了解,湄洲灣跨海大橋是新建福廈鐵路莆田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也是中國首條采用40米箱梁的跨海高速鐵路特大橋。工程采用掛籃施工工藝,連接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鎮青山村和泉州市泉港區,總長約14.7公里,海域部分長10公里。
新建福廈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正線全長277.42公里,全線共設8座車站。鐵路建成通車后,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跨國鐵路從圖紙走向現實
2021年12月3日,連接中國昆明和老撾萬象,全線采用中國標準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六載時光飛逝,中國鐵路人的堅守和奉獻終于開花結果。這標志著一條翻山越嶺、穿江過隧的跨國鐵路已從圖紙走向現實。
中老鐵路北起中國云南昆明,南至老撾首都萬象,是第一條采用中國標準、中老合作建設運營,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全長1035公里。
習近平指出,中老鐵路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方愿同老撾等沿線國家一道,加快打造更加緊密的“一帶一路”伙伴關系,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湘西最美”高鐵開通
2021年12月6日,萬眾矚目的張家界至吉首至懷化高速鐵路(以下簡稱張吉懷高鐵)開通運營,線路全長24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經過的張家界西、鳳凰古城等7座客運車站都是全國著名的旅游風景區,將進一步串聯起湖南省西部地區及武陵山區的黃金旅游線,對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邁入快車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高鐵開通運營,實現了從張家界坐高鐵至懷化最快1小時10分的美好愿景。高鐵縮短了地區的距離,也縮短了人民的距離,高鐵沿線發展將有力推動地區經濟發展駛入“高鐵旅游時代”和“鄉村振興時代”,帶動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從此邁上更高的新臺階,讓當地的老百姓乘上高鐵飛進新生活。
贛深高鐵正式通車
2021年12月10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贛州西至深圳北的G2197次列車駛出站臺,這標志著贛深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京港高鐵贛深段北起江西省贛州市,南至廣東省深圳市,途經江西省贛州市和廣東省河源、惠州、東莞、深圳等地市,線路全長434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共設贛州西、信豐西等13座車站。
京港高鐵贛深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港(臺)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高鐵的建成通車,將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結構,極大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對贛閩粵原中央蘇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構建“蘇區+灣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