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主管部門建立工作機制企業提升清潔生產水平——舟山散裝水泥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的實踐

2022-01-11 11:50:26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朱恒責任編輯:黃靜

舟山市發改委 朱 恒

(一等獎)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全國“兩會”上重要講話和考察浙江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實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關于推進行業綠色發展的有關目標和要求,舟山市散裝水泥行業主管部門堅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牢記初心和使命,不斷增強“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政治擔當,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推動散裝水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不斷探索貢獻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散裝水泥行業的舟山經驗。

主管部門建立工作機制企業提升清潔生產水平——舟山散裝水泥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的實踐

  碳達峰、碳中和概念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碳中和是指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 一般指一年) 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碳達峰與碳中和緊密相連,碳達峰是基礎和前提,達峰時間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響碳中和實現的時長和實現的難度。

  背景與意義

  自1994年3月2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起,中國即為首批締約國,并先后簽署加入《京都議定書》(1997年)、《巴黎氣候變化協定》(2016年)及其實施細則,向世界作出中國承諾,展現大國擔當。

  2006年至2020年期間,在“十一五”規劃期間、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重大節點上,我國出臺了《中國能源法》《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等重要能源體系改革文件,并提出了2030年減排行動目標。

  2020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宣布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新目標,即“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將為世界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

  碳排放達峰的現狀與基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已經達到49.8億噸標準煤,分別較2019年度和2005年度上升2.26%和90.51%。2019年,浙江能源消費總量為2.24億噸標準煤,占當期能源消費總量的4.60%。

  據數字水泥網報道及預測,2020年我國水泥碳排放量約為14.19億噸,碳排放占到建材行業的84%。我國水泥行業碳達峰時水泥熟料年產量約為16億噸,折算后預測年碳排放量約為13.76億噸,占當前全國碳排放總量約14%。因此水泥行業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行業。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國2020年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1.0%,比2015年下降18.8%,現已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標,已超過了中國對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 年下降40%-45%的目標。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量的比重從2016年的19.1%提高到2020年的24.3%;水電、核電、風電的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2015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9%;2019年全國森林面積為2.20億公頃,森林蓄積量為175.60億立方米,分別較2015年增長6.14%和16.00%。

  從歷史數據看出,中國仍處于碳排放上升階段,較西方及日本發達國家不同,面對的挑戰更加艱巨。然而,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中國具有達成“雙碳目標”的基礎優勢:

  一是中國是世界上國民儲蓄率、國內資本形成總額占GDP 比重最高的國家。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至2026年世界國民總儲蓄率為27.00%-27.26%,而我國2019年度國民總儲蓄率為44.41%,且過去10年均保持在44.18%-50.90%之間。我國資本形成總額在近10年間呈不斷上升趨勢,2019年資本形成總額為42.67萬億,較2009年增長159.39%。因此,我國在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綠色基礎設施、低碳經濟等方面有強大的投資基礎和國內市場規模。

  二是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人口141178萬人,較2010年增加7260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年增速下滑。2020年我國生育率為1.30%,低于美國的1.73%、日本的1.37%。人口增速的進一步放緩將導致我國能源消費增速呈總體下降趨勢。

  三是中國經濟增速進入中高速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我國將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主要在推進創新和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聚焦數字化發展和加碼新基建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不斷深化轉型。我國經濟發展導向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宏觀保障。

  舟山市散裝水泥行業規模

  2020年,浙江省GDP(國內生產總值)為2.27萬億元,其中建筑業GDP為3812.20億元,占比16.83%。2020年舟山市GDP為1512.11億元,占全省的6.67%,增速為12.0%。截至2020年底,舟山市共有2家水泥粉磨站和4家散裝水泥中轉站,23家預拌混凝土企業(其中裝配式水泥預制企業1家),10家預拌砂漿企業。其中預拌混凝土企業年設計總產能138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企業年設計生產能力225萬噸。舟山市散裝水泥使用率達到90%以上,水泥散裝率繼續居于全省前列。

  舟山市散裝水泥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的實踐

  “十三五”期間,舟山累計使用散裝水泥1268.29萬噸,在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領域實現廢棄物綜合利用量691.22萬噸,節約能源折合標準煤28.16萬噸,減排粉塵62.40萬噸、二氧化碳76.99萬噸、二氧化硫2397.07噸、氮氧化物2080噸(詳見附表)。

  以上成果的達成,離不開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服務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決心。通過建立工作小組機制,利用技術性減排、市場與產業政策減排相結合的思路,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雙碳”行動,主要有以下三點實踐:

  1.建立工作小組機制。舟山市發改局根據《關于印發浙江省預拌干混砂漿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的通知》(浙商務聯發〔2019〕127號)要求,印發實施《舟山市預拌干混砂漿行業清潔生產實施計劃方案》(舟發改服務〔2020〕3號),建立市清潔化生產工作小組和協調工作機制,會同市屬有關部門,區(縣)、集聚區散裝水泥行政主管部門,推進預拌砂漿行業清潔化生產改造工作。

  2.不斷提升企業清潔化水平。根據《浙江省商務廳等4部門關于印發浙江省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的通知》(浙商務聯發〔2016〕87 號),舟山市啟動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化生產改造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市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除4家搬遷企業外,均完成清潔化改造提升,達到“全封閉、無污染、零排放”要求。

  3.穩步推進農村推廣應用散裝水泥工作。積極落實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相關規定,結合舟山市海島實際,加強對農村預拌混凝土站、點的管理。金塘島、六橫島、大衢島等較大外島均建有預拌混凝土企業,具備車輛進出道路等客觀條件的農村建房均已使用預拌混凝土。積極開辟預拌砂漿應用新渠道,推廣預拌砂漿進農村市場,組織龍頭企業探索“企業+互聯網+配送”模式,將銷售市場向農村、偏遠海島延伸。

  下一步行業發展舉措

  1.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強化行業管理與標準的實施,加快行業向綠色環保方向轉型。在控制熟料供應量、提升能源效率、碳捕技術的應用的趨勢下,鼓勵發展具有生態、環保的預拌混凝土建設材料,完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技術,加強對耐鹽侵蝕性能等符合海島特色的高性能混凝土的開發,為舟山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保障。

  2.鞏固清潔化生產成果

  引導企業利用現有條件和資源延伸產業鏈,鼓勵企業在裝備、技術上改進生產工藝,滿足不同的工程需求。持續開展預拌混凝土行業清潔化生產“回頭看”工作。加強企業在生產、運輸、存儲環節的管控,對原材料堆場實行全封閉,對生產廢水及場地雨水進行分流、回收循環利用,對混凝土殘渣實行砂石分離、回收利用,對強堿性的淤泥進行無害化處理,對預拌混凝土專用車輛實施保潔,實現“全封閉,零排放,無污染”的清潔化生產目標。

  3.加快行業信息化建設

  加快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和水泥制品生產企業信息化建設,與相關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對接,提高企業網絡營銷能力。引導企業升級和完善企業資源計劃(ERP)等信息管理系統,提高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加快建立散裝水泥發展應用監管信息平臺,全面提升數字化、信息化監管水平,形成規范化、常態化監管機制。

  4.推動綠色協調發展

  積極推進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企業創建綠色工廠,鼓勵企業進行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調與協作,建立長效綠色供應管理模式。探索開展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有機融合,聯合打造新型建筑工業化企業,協同發展綠色建筑、生態建筑,有效提升畝均產值和畝均稅收水平。

  思考與建議

  1.明確提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及增速約束性目標

  總體而言,全社會控制碳排放總量前提是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及增長率。2020 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已經達到49.8 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2.26%。建議制訂省級散裝水泥行業規劃,對水泥生產時直接、間接碳排放因素進行深入科學研究,通過產品創新、原料替代等措施優化產品結構,將自然碳匯和人為固碳方式有機結合,促進行業綠色發展。

  2.引導和加大金融業支持綠色轉型的力度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及完善市場和監督體系建設。截至2020 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為12萬億元,占國內銀行業貸款總額的4%,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建議提升對以能源密集型產業為主的轉型金融支持力度,幫助散裝水泥行業及其他相關產業向清潔化、節能化和標準化轉型,實現經濟綠色復蘇、綠色發展。其次,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提高配額外碳排放成本,用市場優化資源配置。

  3.對綠色能源企業、清潔化技改項目實行減碳補助

  對于能源密集型產業、散裝水泥行業的技改轉型,給予一定的地方補助,激勵其碳減排的貢獻。積極推進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企業創建綠色工廠和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推動在政府采購、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工程建設項目中優先采用綠色建材。

  附表:舟山市“十三五”期間散裝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綜合效果

主管部門建立工作機制企業提升清潔生產水平——舟山散裝水泥行業在“碳達峰、碳中和”中的實踐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