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的北京冬奧會距開幕越來越近了,在辦奧過程當中,一批“雙奧之城”的建設成果漸入人們視野。1月12日,記者在北京延慶冬奧賽區看到,奧運五環標志矗立在大浮坨太陽能吸熱塔頂部,方圓五公里內依然清晰可見。
據介紹,該項目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充分利用現有建筑物對結構進行改造設計,在原大浮坨太陽能吸熱塔的基礎上,加裝飄帶形裝飾,塔頂設置奧運五環標志,增添了冬奧冰雪元素,是延慶冬奧賽區沿途的亮麗風景,也是北京冬奧會的重要標志性建筑之一。
中建二局安裝公司鋼結構項目經理王寵介紹,延慶冬奧會環境建設項目(二期)六標段靠近北京至張家口冬奧聯絡線京禮高速延慶出入口西側580米處,在京禮高速進入延慶路段就可看到。在其北側1200米是東西方向的京張鐵路,來往動車都能看到完整的塔身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大浮坨太陽能吸熱塔的造型和高度在延慶地區具有標志性作用,作為冬奧會標志塔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作為冬奧主題標志塔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5公里范圍內也能看到五環標志,具備良好的展示條件。
作為北京冬奧會的標志性景觀,項目立足“綠色辦奧”“科技辦奧”理念,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對結構進行改造設計,以“冰雕”的藝術形態作為靈感來源,通過鋼結構和ETFE膜沿塔身六個邊創造如冰雪結晶的飄帶螺旋飄動,并在塔頂設置高17米、寬38米的巨型立體奧運五環標志,與標志塔整體呈現一種具有紀念性的獎杯形態。
“奧運五環”由鋼結構打造而成,總重量達55噸,單個五環結構由兩個整環及130根連接桿件構成,而支撐五環的底座由達總重105噸的桁架拼接而成,吊裝高度超120米,安全風險極大。施工過程中,最大的阻礙便是延慶地區的大風。“地面3級風,塔頂7-8級,有時塔頂一陣風過來,一名壯漢都會被吹一個趔趄。”中建二局安裝公司鋼結構項目經理王寵說道。
為了克服在氣候上存在的風險,項目部成立了專項BIM團隊,用三維化模擬不同風力下最佳吊裝體積、重量,從而優化吊裝方案。同時,為嚴格控制焊接精度,保證五環標志高空拼裝嚴絲合縫,項目技術團隊一方面通過計算軟件,在構件最容易發生形變的部位做加強處理;另一方面,在五環拼接部位增加就位措施,減少高空拼接難度,將焊接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使“奧運五環”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出來。項目預計于1月下旬完成。
冬奧后,該標志塔將申請奧運永久保留性建筑,呈現于全世界,成為重要的歷史遺產。(王東坡)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