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日前舉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了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制造業增長2.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5%。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4%、5.9%,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快4.6、2.1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股份制企業增長4.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9%;私營企業增長1.5%。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綠色智能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2.7%、33.9%。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比1—6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02億元,同比增長1%。
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19812億元,同比增長5.7%,比1—6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7月份環比增長0.1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4%,制造業投資增長9.9%,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6.4%。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817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1%;商品房銷售額75763億元,下降28.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7%。民間投資增長2.7%。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2%,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2.9%、14.3%。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7.5%、26.6%;高技術服務業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6.2%、15.5%。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4.5%,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33%、8.2%。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下行態勢,房地產投資也有所下降,可能對相關的消費也產生了一些影響。房地產運行大家都比較關注,總的看,房地產行業規模較大、鏈條較長、牽涉面較廣,對經濟增長和社會民生影響較大。今年以來,各地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出臺多項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房地產市場總體下行態勢趨緩。
從銷售看,1—7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3.1%,降幅比上半年略有擴大,但低于1—5月份降幅;全國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8.8%,比1—6月份收窄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降幅收窄。從投資看,1—7月份,房地產投資下降6.4%,降幅比1—6月份擴大1個百分點。
盡管最近有些地方出現了房地產項目交付問題,但從全國看,大部分施工期在兩年以上,接近交付期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進度保持平穩,總體風險是可控的。
總體看,房地產市場呈現下行態勢,當前整體處于筑底階段。隨著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對于經濟的影響會逐步改善。
另外,針對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政策持續發力,農民工失業率繼續回落。7月份,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為5.1%,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繼續低于整體失業率水平。從數據可以看出,在4月份的時候,由于疫情沖擊,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高于整體失業率,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失業率快速下行,目前已連續兩個月低于整體失業率水平。(建 文)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