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hezyo-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人妖hd-人妖ts在线

中華建筑報網
首頁>電子報> 正文

發展富民產業 落實幫扶政策——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機會多

2022-09-27 09:51:05來源:中華建筑報網作者:常欽責任編輯:徐雨晨

  今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城市部分行業用工需求下降,一些農民工陸續返鄉就業。

  “針對這一情況,農業農村部門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落實就業幫扶政策,促進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從監測情況看,截至6月底,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達到90.7%,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說。當前我國返鄉農民工就業形勢如何?下一步重點從哪些方面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記者進行了采訪。

發展富民產業 落實幫扶政策

  強產業帶就業

  讓縣域成為農民就地就近就業蓄水池

  一大早,甘肅省康縣聚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一片繁忙景象,鄉親們正在有條不紊地擺放著菌棒。“我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顧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現在家門口有了新飯碗,既能掙錢又能看家,真是兩全其美!”迷壩鄉劉河村村民侯秀芳說。

  合作社負責人馬國輝也曾是返鄉農民工。“這兩年,鄉村建設提速,家鄉食用菌產業越來越大。”馬國輝聯合周邊合作社,建成集配料、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食用菌種植產業示范園,帶動多個村莊一起發展。“不少鄉親邊打工邊學技術,在家門口當上了上班族。”他說。

  產業是就業的保障,產業發展壯大了,就業崗位就增多了。“發展富民產業穩崗,這是促進返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的關鍵。”曾衍德說。發展富民產業,重點發展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持續推進鄉村產業提檔升級,不斷拓寬農村就業增收渠道。今年,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發展的比重將提高到55%,重點支持幫扶產業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說,返鄉農民工長期在外務工,具備一定的經驗和技能,返鄉后可有效適配就業崗位。同時,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提升地方的醫療、教育和服務水平,吸引農民工群體主動回鄉就業創業。

  搭平臺強聯結

  讓創業創新成為農民就業增收新增長點

  走進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沙文鎮共享農創城,肉類、蔬菜、調味品店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瑯滿目。“這里是一站式采買,最近訂單多,每月收入1萬多元,比外出打工高多了!”返鄉人員朱東波在這里開了一家糧油店,“感謝政府搭建的創業平臺,我正考慮擴大規模呢!”

  農村創業創新日漸活躍,平臺載體不斷完善。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依托現有農村各類產業園區、物流節點、農業企業和種養基地等,建設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返鄉創業園。全國農村創業園區(基地)超過3500家,基本實現了縣縣有農村創業園區(基地)。到2021年底,1120萬人返鄉入鄉創業創新,70%是返鄉創業農民工,創辦項目80%以上是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為農村帶來了人氣、增添了活力。

  完善利益聯結,創業帶就業促增收。園區通過公司+聯合體+農戶、公司+村集體+按股分紅等模式,帶動當地623戶家庭戶均年增收1700元,實現村集體年增收33萬元。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大批促進農村創業創新的政策,從人、地、錢等各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張琦表示,除了政策創設,政府也應關注返鄉農民工的能力建設,為其提供技能提升、就業創業的相關培訓,培育一批“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等鄉土人才,同時鼓勵有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創業帶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新動能。

  多途徑拓崗位

  讓農民成為項目建設者和受益者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木腳村脫貧戶楊保和家寬敞的客廳里,洗衣機、冰箱等家電一應俱全,各種花草散發著清香。“靠著在村里以工代賑項目的務工收入,我把家里新房裝修一新。”楊保和言語間難掩喜悅。靠著泥瓦工的好手藝,僅半年時間,楊保和夫婦就獲得了4萬多元的務工報酬。

  木腳村的以工代賑工程累計為農民工發放工資達136萬元。木腳村新建的魚鱗壩、健身步道和觀光堤成為熱門景點,僅7月份接待游客就超過2萬人次。村里又開發了水果采摘、農耕體驗、鄉村民宿等新業態,為村民新增種植、管理、打包、養護保潔等以工代賑后續就業崗位60余個,人均年增收可達8000元以上。

  “群眾既是項目的建設者,又是項目的受益者。”張琦說。以工代賑是促進就近就業增收、提高勞動技能的一項重要政策,能為群眾特別是農民工、脫貧人口等提供規模性務工崗位。重點工程項目投資規模大、受益面廣、帶動效應強,吸納返鄉農民工就業潛力巨大,是實施以工代賑的重要載體。

  今年,中央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廁所革命、冷鏈物流設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張琦認為,這些項目可以吸納更多返鄉農民工參與工程建設,實現返鄉農民工就業增收和鄉村發展雙提升。(常 欽)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