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閉幕前日,新聞中心舉行最后一場記者招待會。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在會上介紹,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一是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堅決向污染宣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就是三個“十條”,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解決了一大批關系民生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202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的比率達到了87.5%;地表水I—III類斷面比例達到84.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1.2%;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
這些年來,我們的藍天多了、水清了、土也凈了,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二是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實施了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截至目前,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約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設立了三江源、大熊貓等第一批5家國家公園。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得到恢復與增長,云南野象旅行團北巡,“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藏羚羊繁衍遷徙,白洋淀鳑鲏魚等土著魚類逐漸恢復,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
三是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68.5%下降到56%,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綠色逐步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翟青介紹,十年來,全黨全國建設美麗中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綠色版圖不斷擴展,城鄉環境更加宜居,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生動展現出來。(袁 晴)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