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杭州國家版本館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近日,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黨日活動。在杭州的全體黨員集體參觀了新近建成的杭州國家版本館,體驗新時代的文化地標,感受中國文化之深厚。
杭州國家版本館,又名文潤閣、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位于余杭區良渚,為中國國家版本館組成部分, 總建筑面積10.31萬平方米, 設有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區域。今年7月30日正式開館。
品味文獻寶庫,感嘆千年文明。從良渚玉琮的紋飾、戰國青銅劍的銘文,到宋代的刻本、民國的年畫……文明就是這些刻印在五千年光陰上的印記,在眼前流淌成河。杭州國家版本館的展覽體現了專業特色,展出的精品包括文瀾閣《四庫全書》、五代吳越國時期“雷峰塔經卷”、宋刻天祿琳瑯藏書《太學新增合璧聯珠萬卷菁華后集》等,還有3把越王青銅劍等等。
潮起之江不息,勇扛創新旗幟。1200余件生動鮮活的展品帶著深深的時代烙印,讓退休干部黨支部黨員感受到之江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吨抡Z》8個不同語種的珍貴版本、董家57本家庭賬本、手繪疫情防控思維導圖、上洋村8個版本的《村規民約》、衢江區扶貧干部158本扶貧筆記等實物,見證了“八八戰略”給浙江大地帶來的全方位、深層次、歷史性變化,為浙江步入共同富裕、改革先行先試示范區奠定扎實的基礎。
千古風流有我,人文薈萃滿目。浙江人杰地靈、積淀深厚,哺育了眾多歷史文化名人。72位浙江畫家創作了182位浙江歷史名人,藝術化地展現其生平事跡和思想內涵,串連起浙江俊采星馳、人文薈萃的精神圖譜。除了肖像繪畫之外,還對應展出古籍、拓片、手稿、書信等版本近300余件,如《越絕書》明刻本,清龔自珍手稿,清朱彝尊行書扇面,錢學森、茅盾信札等,這些確鑿考信的文獻史實依據,豐富多元的版本資源,讓浙江歷史文化名人更加鮮活起來。
融合數字科技,盤活藏品文獻。杭州國家版本館數字館是一個版本數字展廳,將文化、藝術、科技相融合,以“數字版本+沉浸多媒體空間”的形式展現中華版本內涵。元代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化身一艘靈活的瓷質小舟漂浮在碧波之上,五代雷峰塔經卷,那一個個穿越千年的文字隨著光影在眼前穿梭。在“江南版本文化概覽”展廳,有一堵“姓氏墻”,觀眾掃描二維碼后輸入自己的姓氏,背景板上一陣燈光閃爍,相應的漢字隨之點亮。
漫步展廳,每一件展品都在告訴參觀者:版本即文脈,版本即時代,版本即生活。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退休干部黨支部黨員們駐足靜觀深思,中華版本資源承載的家國故事、凝聚的文化血脈、寄托的民族理想,此刻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黨員們參觀展覽后進行了座談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創作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又符合世界進步潮流的優秀作品。
黨員們共同認為,既要弘揚傳統文化,也要發揚“散裝文化” “綠色文化”,加快推進新時代散裝水泥應用領域高質量發展,講好綠色發展故事。
據了解,杭州國家版本館籌建以來,浙江省散裝水泥發展中心向杭州國家版本館呈繳散裝水泥行業史料、實物525冊(件),退休老同志們捐贈散裝水泥發展史料、實物114冊(件)。(浙江散裝中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