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由寧波萬科主辦,世界建筑雜志社承辦的“理享·家·生活租賃住宅國際方案征集競賽”終評會在寧波舉辦。此次評審活動邀請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周燕珉;居住研究教育專家,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逯薇;B.L.U.E建筑設計事務所創(chuàng)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師青山周平;META工作室創(chuàng)始合伙人,清華大學及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導師王碩;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主任、院長助理張昕楠;雅詩閣中國區(qū)產(chǎn)品與技術服務部副總裁徐若蘭;萬科集團萬晟產(chǎn)品能力中心總建筑師付志強;萬科集團上海區(qū)域設計合伙人寧波萬科設計總監(jiān)楊耀陽擔任評委。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周燕珉
居住研究教育專家,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逯薇
B.L.U.E建筑設計事務所創(chuàng)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師 青山周平
META工作室創(chuàng)始合伙人,清華大學及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導師 王碩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主任,院長助理 張昕楠
雅詩閣中國區(qū)產(chǎn)品與技術服務部副總裁 徐若蘭
萬科集團萬晟產(chǎn)品能力中心總建筑師 付志強
萬科集團上海區(qū)域設計合伙人寧波萬科設計總監(jiān) 楊耀陽
如何為新市民提供既符合未來生活場景的容器,同時又經(jīng)濟實惠的保障住房,一直都是租賃市場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次競賽的出題以寧波萬科項目為背景,在給定設計指標基礎上展開,參賽人通過定義客群肖像,以全周期設計為命題回應租賃住宅問題,分析推演出不同的單元戶型,在符合國家住宅基本規(guī)范的前提下,對未來租賃住宅的樓棟、公共區(qū)域、戶型和套內空間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競賽強調設計結合研究,同時給予參賽建筑師較為自由的空間進行答題。16組入圍參賽建筑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通過一整天的答辯,從不同方面展現(xiàn)了青年建筑師對未來租賃住宅設計的學術思考。專家評委對每個匯報方案從空間靈活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和提問。
參賽建筑師匯報方案
參賽建筑師匯報方案
評委現(xiàn)場點評
作品與模型展示
活動現(xiàn)場
16組入圍作品答辯后,評委會對所有方案進行了打分和投票,經(jīng)全體評委會成員投票和討論決定后,由張浩、孫書劍、王鑫的設計作品“家外之家”獲得優(yōu)勝獎,王吟秋、鄭思雨的設計作品“后疫情時代全生命周期租賃社區(qū)”與王冉星、張雨、耿凱璐(指導教師:宗士淳,宋祎琳)的設計作品“基于功能復合的共享住宅設計研究”榮獲佳作獎。評審會后,主辦方和專家評委為獲得優(yōu)勝獎、佳作獎、12名入圍獎和網(wǎng)絡最佳人氣獎作品進行了頒獎。
特別感謝此次活動支持媒體:時代建筑,建筑技藝,住區(qū),當代建筑,AC建筑創(chuàng)作,中華建筑報,建筑時報,Archdaily,建筑暢言網(wǎng),建筑檔案,青年建筑,群島archipelogo,Archrace,世界之旅,知了Home,ikuku建筑網(wǎng),全球知識雷鋒,薄霧館 Time,今日頭條等媒體的到場與線上支持。
評委為入圍獎獲獎者頒獎
評委為網(wǎng)絡最佳人氣獎獲獎者頒獎(獲獎建筑師因疫情原因未能到場,由工作人員代領)
評委為佳作獎獲獎者頒獎
評委為優(yōu)勝獎獲獎者頒獎
大合影
獲獎全名單
優(yōu)勝獎
A008 家外之家
設計者/設計團隊:張浩、孫書劍/15 Studio,王鑫
評委點評:本方案通過精心設計將共享空間和居住空間在面積形態(tài)上進行平衡,達到良好的居住體驗。平面結合交通核心位置,在各層創(chuàng)造出多樣的共享空間,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充滿生機的居住環(huán)境。設計得體且有控制,并在平面、立面及室內材料等方面都有高水平的表達。
佳作獎
A025 后疫情時代全生命周期租賃社區(qū)
設計者/設計團隊:王吟秋,鄭思雨/站直青年
評委點評:該方案注意從實際調研出發(fā),對居住客戶群的需求和定位有深入分析。作品強調將空間盡可能的釋放給使用者,激勵其參與空間生產(chǎn)、消費和分配。作品在策劃方面,綜合考慮居住者全生命周期、投資方經(jīng)濟回報,運營方后期效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執(zhí)行度。方案總體表現(xiàn)力強,但單元平面的表達完整度不夠。
佳作獎
A131 基于功能復合的共享住宅設計研究
設計者/設計團隊:王冉星,張雨,耿凱璐
指導教師:宗士淳,宋祎琳
評委點評:本方案通過對社會住宅歷史的分析和研究,將復合的共享住宅理念貫徹到設計之中。設計強調將建筑創(chuàng)造成一個“架子”,讓居住者們自己去參與性地安排生活環(huán)境,將租賃住宅變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家,解決了年輕人租賃選擇困難的問題。方案各層公共空間占用面積過大,可進一步斟酌。
網(wǎng)絡人氣獎
A042 園居——租賃公寓3.0時代居住模式探索
設計者/設計團隊:譚鑫鑫,劉瀟云,彭貝
指導教師:金秋野,朱淵
入圍獎(12名,排名不分先后)
A001 可移動的家
設計者/設計團隊:林瑞/山而設計工作室
A002 無盡居
設計者/設計團隊:譚奔
A006 自然生長
設計者/設計團隊:陳智航,丁曉娜/凌致建筑設計
A021 理享綠洲
設計者/設計團隊:李瀛洲,趙熠萌
A024 VC塔
設計者/設計團隊:羊燁
A029 家之樞紐
設計者/設計團隊:李珊珊,車映雪,孟宇凡
A051 住宅綜合體
設計者/設計團隊:張逸群
A058 用可變生長的過渡空間控制私密與公共的人際交往距離
設計者/設計團隊:李力維,賈晉悅,張彩陽
指導教師:金秋野
A059 自定義居室
設計者/設計團隊:石俊杰,王佳樂
指導教師:金秋野
A066 What is Home?——何以為家
設計者/設計團隊:張誠,張子和,魏斌
指導教師:金秋野
A102 FAA
設計者/設計團隊:陳泳全,姜憶南/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
A130 代際共居養(yǎng)老模式下的共享住宅設計研究
設計者/設計團隊:郭岱,劉夢佳,李書冉
指導教師:宋祎琳,宗士淳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