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9日上午,上海市最大方艙醫院——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首批 6748個床位順利交付。
首批交付的區域為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3號館和4號館,由中建集團整體統籌、中建三局負責施工。在社會各方通力合作下,建設者們與病毒賽跑,與疫情較量,歷經 四天日夜鏖戰,以最快速度交付該區域,服務上海疫情防控。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項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區,共有8個場館,建成后將成為上海最大方艙醫院,有望提供5萬張床位。中建三局承建的3號、4號館由兩個獨立病區組成,總面積約5.2萬平方米,包括16個護士站及相關配套用房。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4月4日接到建設任務后,中建三局隨即進行指揮部組建、圖紙編制、深化設計、算量等前期籌備工作,并于4月5日正式進場施工。建設過程中,中建三局應用EPC模式,采用全需求和全資源集成管理的思路,通過全過程融合、全專業聯動、調配全產業鏈資源,解決工程專業種類繁多、施工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項目管理難度大等問題。
為此,中建三局精銳出戰,共集結了旗下7家子企業的800多名管理人員、近4000名工人,他們中很多人曾參與過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從武漢、杭州、廣州等地趕來的他們和中建三局在滬骨干匯合,在現場多個專業板塊快速穿插作業,形成設計、物流、施工、工藝優化等高度融合的一體化建造流程。累計安裝數百臺大型通風、空調、配電設備,上萬臺套燈具、插座、衛浴設備,十余萬米各類電氣、排水管線和末端,確保3、4號館成為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中,最快完成建設任務的區域。
“醫院的快速交付,中國建筑先進的快速建造技術和全產業鏈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保障支持,社會各界通力協作形成的強大合力。”中建三局副總經理、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項目指揮長侯玉杰表示,“早一分鐘建成方艙,就早一分鐘救助感染同胞,是我們全體建設者披星戴月、全力以赴的精神動力。”
據了解,此次參加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人員,有著豐富的抗疫應急工程建設經驗,許多人剛剛經歷86小時鏖戰、完成上海崇明復興館集中收治點建設,就從上一個戰場來到這里,開啟又一輪的戰斗沖鋒。
“材料供應已經聯絡上,可以確保今晚10點前到達!”在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現場傳來一聲堅定的呼喊,這聲音來自現場資源保障組副組長盧小雨。作為上海市第十一屆黨代表和第十五次婦女代表的盧小雨,是現場為數不多的女性建設者之一。4月4日凌晨,剛剛結束崇明復興館方艙醫院建設任務不久的盧小雨還沒來得及躺下休息,看到工作群內的號召令,她再次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我是黨員我先上,關鍵時刻必須頂上去去!”盧小雨說。
作為第一批請戰人員,技術員曹萌接令2小時內便抵達了現場。他既要在圖紙頻繁變更的基礎上與5個班組反復進行技術交底,同時還負責20余種電氣施工的主輔材料的算量、報量。喊破了喉嚨、嘶啞了嗓子、腳底也磨出了血泡……曹萌三天愣是沒合眼。“許多同胞都在等著救命,只要能快點讓他們住進來,我辛苦一點不算什么!”曹萌說。
在上海工作的陳建忠主動請戰,他剛完成崇明復興館集中收治點建設任務,就一刻不停轉戰國家會展中心隔離救治場所,負責收治點的給排水專業施工任務。每日行走4萬步、僅睡2小時、連續奮戰3天兩夜,年近六旬的他帶領53名工人在8小時內完成約200米給排水館預制鋪設和189個洗手臺安裝,保障工程節點快速推進。“收治點建設刻不容緩,作為一名建筑“老兵”,關鍵時刻我必須帶頭頂上!”陳建忠說。
接到援建任務后,正在天津出差的周春林立即報名前往上海,在路上就緊急調集各方資源,抵達當晚對施工計劃進行安排部署,倒排工期計劃,將時間精確到小時甚至分鐘。他一天要打兩百通電話,充電寶用完了4個,微信步數達3萬。曾參與過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周春林說:“我們承載了萬千上海同胞們的期望,提前一分鐘交付,就能提前一分鐘收治病患”。
工長肖帥曾擔任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青年突擊隊隊長,是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此次接到“四葉草”建設任務,他再次主動請纓出征。一到上海,肖帥就投入到緊張而又忙碌的施工中,現場線路施工、電纜橋架安裝、大型風機供配電、二三級配電箱安裝、電氣設備安裝……肖帥以每天4萬步的加速度完成了4號館內的電氣施工任務。三天僅睡了四小時的肖帥,眼睛血絲纏繞,微微泛紅,他說:“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項目早一天建成,就能更快、更好的服務于更多有需要的上海人。”依舊是高負荷的工作強度,依舊是每天破四萬的步數,肖帥將火雷精神帶到了現場,用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擔當。
工人汪自彬和楊小芳是一對夫妻,這一次兩人同時參加了崇明和會展中心兩個應急工程建設,覺得十分自豪,他們說這一次的經歷,是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禮物!
負責收治點污水處理系統工程的唐虎跨越1400多公里,輾轉廣州、杭州等四地,僅用時15個小時,就達到了現場。“當時心里只有一個信念,使命必達,不管通過什么方式,絕不能耽誤一絲時間”唐虎說。沒有休息片刻,他立馬著手技術交底、資源調配,確保污水處理設備及時到場安裝。
疫情以來,中建三局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武漢、西安、新疆、廈門、合肥、深圳、香港、吉林、上海等多地,建造了包括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項目一期等70余個應急設施項目,在抗擊疫情的大戰大考中履行了應盡使命、踐行了央企擔當。(鐘三軒)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