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保定主城區新建、改建口袋公園102個,綠化面積42.95公頃。今年,市區計劃建100個口袋公園,目前完工10個,在建33個。
紙飛機、千紙鶴、折紙船……走進保定市區朝陽大街與天威路交口東北角的口袋公園“折紙公園”,折紙元素隨處可見,扮靚了城市一角。“這個口袋公園,別看面積不大,貴在方便。前腳才出家門,后腳就進公園,連5分鐘都用不了。”正在公園遛彎兒的亢龍盛景小區居民張建設說,該公園去年5月建成投用后,就成了周邊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近年來,保定市將口袋公園作為建設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的重要抓手,按照“微改造、精提升、重實用、強養護、有特色”建設方針,精雕細琢,在市區打造了眾多功能完善、特色鮮明、便捷實用的口袋公園,逐步形成“10分鐘美好生活圈”,備受市民青睞。
樂凱園二期近期建成后,成為周邊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因地制宜,拓展城市綠美空間
云杉、白蠟、法桐、山桃等骨干樹舒展枝葉,小兔子狼尾草、紫花鳶尾、麥冬等花灌木隨風搖曳……在保定高新區朝陽大街與銀杏路東南角,銀杏公園滿目翠綠,處處生機。
“這里原是一個廢棄的工廠,去年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建成了綠地公園,配備了休閑健身設施。”保定高新區公共事業處處長張清飛說,銀杏公園占地18246平方米,內設環行塑膠跑道,供市民慢跑散步;寬敞平坦的塑木平臺,給孩子提供嬉戲場地。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激增,人們的健身、休憩需求同步增加。對此,保定市把推進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拓展城區綠化的突破口,將其納入四級公園體系之中,統籌規劃,逐年推進。
“市區用地緊張,供人們活動、休閑的公共空間明顯不足。”保定市園林綠化中心四級調研員張晶說,口袋公園具有面積小、選址靈活、成本經濟等特點,既可緩解城市用地矛盾,又讓“出門就進公園”成為現實,符合保定建設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的內涵要求。
保定市采取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的方法推進建設口袋公園。利用拆違、馬路市場整治等行動中騰退的部分場地,新建功能設施完善的口袋公園;結合市區主次干道綠化提升改造,將道路兩側適合打造口袋公園的場地進行規劃建設;對原有設施陳舊、植物老化、功能不完善的小游園進行集中改造提升。陽光園、蘭庭園、雙彩園、凌霄園……一批口袋公園陸續建成,沒了臟亂差,多了好風景。
近年來,保定市持續將口袋公園建設納入民生實事,不斷加大建設力度。僅去年,保定主城區新建、改建口袋公園102個,綠化面積42.95公頃,有效提高了公園綠地服務半徑,拓展了城市綠美空間,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愿望成為現實。
日前投用的口袋公園綠洲園,配備了彩虹跑道、兒童滑梯、健身器材等游樂運動設施。
多彩實用,提升綜合服務功能
站在三豐路與靈雨寺街交叉口,可看到遠處有一個古樸的老校門佇立在農大園內,為口袋公園增添了一種獨有的歷史厚重感。
“80多年前,河北農大的前身為河北省立農學院。這個老校門就是根據當年的形態重新打造的。”保定市園林綠化中心規劃設計處處長姜子龍稱,這個老校門不僅展現河北農大的悠久歷史,更彰顯保定大學城的豐厚底蘊。園內還專門以太行山精神為主題,以銅版鐫刻的藝術形式,將太行山精神代表人物李保國的形象,以及河北農大建校以來7個不同時期的校名變化呈現在園中。
歷史的厚重與太行山精神,讓農大園成為傳承歷史、謳歌新時代精神的新型園林空間。
“顏值、底蘊與實用兼具,始終是口袋公園建設的重點。”姜子龍說,在建設過程中,充分挖掘保定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特色鮮明的口袋公園,使之成為休閑好去處和網紅打卡地。
河大園、明德園、至善園等充分體現保定厚重的文化底蘊;樂凱園、向陽園、寶碩園等充分展示保定建國初期工業文明的輝煌;時光記憶、折紙公園、北河沿綠地等充分彰顯保定的鄉愁……一個個口袋公園風格各異,漫步其中,盡享多彩風情。
在隆興路與陽光大街交叉口西北角的綠洲園,一群孩子興致勃勃地打著籃球。為滿足周邊居民的健身需求,園內安裝了7套健身器材、1套半場籃球架。每到傍晚,這里便熱鬧起來,儼然成為一處活力四射的“健身房”。
在口袋公園建設中,保定市不斷完善園內功能,實現“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種植花草綠植,還配備健身器材、娛樂器具、休閑座椅等便民服務設施,打造集社交、游樂、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提升綜合服務功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日前投用的東風西路盡頭的口袋公園樂凱園二期,采納居民意見,將老榆樹和老楊樹保留了下來。
建管并重,推動強養護優服務
“口袋公園開建前,征求意見,我提出把老榆樹和楊樹都留著,以便大伙還能在樹下乘涼。”日前,市民王全友又來到東風西路盡頭的口袋公園休閑、聊天。
“這兩棵老樹起碼得有40多年歷史了,很多人就在樹下玩耍著長大,凝結著許多人的記憶和鄉愁。我們采納了周邊居民意見,將老樹原址保留下來。”保定市園林綠化中心工作人員王雷說。
“口袋公園的使用主體是周邊居民,建在哪、怎么建,都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口袋公園建設前,采取張貼公示牌、進社區等多種方式,征詢居民意見,提高居民參與度,強化主人翁意識。”保定市園林綠化中心公園管理處處長盧艷說。
建成投用不是終點,而是管理維護的起點。保定市突出建管并重,緊抓管護養環節,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的管理局面。
樂凱園簡易公廁升級改造,方便老人如廁;河大園破損掛物鉤進行更換,方便鍛煉人群懸掛物品;向陽園更新10余種花草植物,面貌煥然一新……為了讓口袋公園兜住市民簡單的幸福,保定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專門拿出資金,對口袋公園進行多方位維護,使其青春永駐、顏值長存。
為實現精細化管理,保定市園林綠化中心定期牽頭對市區所有口袋公園進行聯查互看、打分排名。“哪個公園做得好、好在哪兒,哪個公園差、差在哪兒,哪些是共性問題,哪些是個例問題,都進行現場點評,情況一目了然。”盧艷說,通過出汗紅臉、獎優罰劣,形成爭先創優、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保定市還制定了口袋公園管理辦法和管理標準,為城區口袋公園的管理養護提供了制度依據和政策保障,實現口袋公園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同時,積極探索“市民園長”制度,鼓勵居民參與城區口袋公園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參與度和責任感。
“今年,保定市區計劃建100個口袋公園,目前完工10個,在建33個。”姜子龍說,進一步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城市綠化空間。(記者 李連成)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