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三山不見,九橋不流”、“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譽,被稱為“中國古建筑博物館”“佛教文化博物館”的正定,中國二十二冶集團的建設者們揮灑豪情、傾注真情、奉獻熱情,以“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沖天干勁,續寫城市建設的新篇章,鑄造文化旅游的新地標——正定博物館項目。
凝心共建,小場地里蘊含著大智慧
正定博物館工程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隆興寺東側,占地面積23.8畝,總建筑面積16000平方米。如果說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冬季施工是“第一道坎兒”,那么施工現場場地的狹窄,則更讓項目部有些“力不從心”,甚至“捉襟見肘”。
迎難而上,總會有解決的辦法。項目部組織各部門人員多次進行“頭腦風暴”,以科學、合理、緊湊的布置為原則,根據地下結構、地上結構、裝修等不同階段的施工特點和需求設計現場平面布置圖,根據已有的施工圖紙進行測量定位放線并進行反復核實及優化,在滿足施工進度、工藝流程、施工組織需求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施工用地,因地制宜區分施工區域和臨時占用場地,減少各工種之間的相互干擾。材料采購計劃不僅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而對本就狹小的施工現場而言,合理安排采購進場,避免進場材料積壓,減少二次倒運顯得尤為重要。項目部根據施工綜合進度計劃,提前制定各種材料、半成品需用量總體計劃,掌握材料來源、質量情況,確定材料供應渠道和進場時間表,并按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按期保質保量供貨到場。
忠于設計,仿古式建筑古韻悠然
正定博物館項目,在設計上匠心獨運,風格及建筑色彩均為仿古式建筑。仿古建筑不但可以使我們的建筑形式多樣化,還可以體現出我國文化的特色,其獨特的魅力得到了人們的重新審視,但如何將它完美地呈現出來,卻要花費不少精力。
正定博物館的屋頂被設計成仿古式斜屋面樣式,但設計圖卻并不詳盡,如果只是按圖施工,并不能保證其精度,二次放樣與現場計算相配合是項目唯一想到的解決辦法,測量員首先將斜屋面平面布置的輪廓線投放出來,質檢員隨即對測量放線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以確保斜屋面輪廓線投放的準確性,進而保證斜屋面結構的模板支設質量;技術人員根據施工圖紙的標高標注情況,計算出斜屋面各個角點的標高數值并標注在斜屋面輪廓線的樓面相應位置上,再由質檢員將各個角點完成標高進行一一核實,以達到對斜屋面結構模板支設標高的嚴格控制。
分秒必爭,“火力全開”促履約
工期履約一直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的頭等大事,而正定博物館項目由于涉及專業多、施工工藝繁瑣更是加重了按期履約的難度。為了保證基礎、主體、裝修、專業安裝等項目盡可能有充裕的時間,保質按期完成施工任務,項目堅持“貫徹空間占滿、時間連續,均衡規律”的搶工期原則,在總施工順序上進行了調整,自東西向中心進行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結構,后圍護、先主體,后裝修、先土建,后專業的施工順序,以正負零為總工期的控制主線,采取一次結構、屋面和砌筑、安裝和裝修的立體交叉施工,這樣一來,整個工地猶如“百團大戰”,項目部管理人員幾乎夜不能寐,春節期間,更是全員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施工一線。(徐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