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競賽,是每到施工黃金季節都會上演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活動,不論是以保安全質量比文明施工為主,還是為了搶工期保進度促履約,其最終結果都是想在施工現場掀起一輪新的大干熱潮,調動廣大參建職工的積極性,順利完成在手施工任務。這當中如何搞出花樣和效果,為競賽插上活力和翅膀,卻大有學問。
整合各方力量 真正讓管理“唱主角”
勞動競賽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如果光靠工會組織獨家運作,勢必會導致一頭熱或唱獨角戲的局面。繼續秉持開展勞動競賽的良好傳統,進入施工黃金期,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裝配式公司便認真挑選適合的在建工程項目,在制定競賽活動的實施方案時,圍繞施工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環節,堅持以人為本,精心設計勞動競賽活動載體。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幾次的勞動競賽不在單獨由一個部門或者兩個部門合作,而是集合機關所有職能部門,共同研究勞動競賽活動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明確 競賽活動的宗旨、方法以及競賽活動的總體要求,并反復征求參加勞動競賽的項目部的意見,最終形成勞動競賽內容、程序、以及獎勵標準、考核辦法科學合理,既符合工程施工的實際、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勞動競賽方案。這當中整合了各方力量,形成了公司黨政主導,工會牽頭,機關各部門相配合,施工人員廣泛參與的勞動競賽工作機制,形成了各參戰單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方位競賽格局。
經過勞動競賽的“洗禮”,各在建項目管理越來越精細,協力隊伍、施工班組管理越來越規范,企業形象越來越好,參建人員的精神風貌越來越佳。
量化過程有序開展 確保競賽“不走樣”
勞動競賽能否組織好、開展好,難點不在競賽方案的確立,而是難在組織管理和競賽過程的控制,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忽視了過程的控制和中間管理,整個勞動競賽就只能流于形式走過場。
本著精干,高效,多能的原則,公司各部門組成了強有力的勞動競賽考核評比領導小組,量化的競賽考核內容,使每個方面分若干子項,每項有標準,有分值,非常清楚,一目了然,公司層面每月組織一次檢查和考評,項目部則以周為單位進行自查,這樣的做法即讓勞動競賽始終處于動態的管理當中,又能方便勞動競賽組織機構及時掌握有關動態,定期分析勞動競賽活動開展情況,督察勞動競賽開展進度,研究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使勞動競賽點面結合,并通過不斷完善使之健康、有序、整體地得到了推進。
鑒于“技術創新”、“五小成果應用”的竟賽內容有其特有的規律,如:技術成果的形成;工法及標準的形成;技術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開發、推廣應用;新技術推廣應用等等,都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而“五小成果的應用”更是需要一定的工程節點和一定時間才能得出結論。因此,對這兩項競賽內容的考核、評價,采取了遵循其特有規律“延時”進行考評的辦法,對實施“過程”的檢查和督導則記錄在案,作為總評時的綜合參考依據,確保了競賽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全員參與齊抓共管“提質增素”成效顯著
勞動競賽的啟動儀式上,有幾個必不可少的環節,設立共產黨員先鋒崗、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袖標的佩戴、青年突擊隊的授旗及為青年安全監督崗崗員袖標的佩戴,在勞動競賽這臺“大戲”里,每個人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都有各自需要扮演的角色,即是監督者又是執行者,儀式感十足的授旗和佩戴袖標都由公司領導或甲方領導親自執行,更富有使命感,讓每個人都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戴上袖標,就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如果我去檢查,但自己只是一知半解的話,是很難下整改通知單的,所以我必須要先成為‘內行人’,才好意思去指導別人啊。”一位青年安全監督崗崗員如是說,也正是這份“不好意思”,讓他們沉下心里默默學習相關業務知識,自行對標先進,學習經驗。在潛移默化中,勞動競賽成為提升職工整體素質的載體,提升職工學習能力的重要學堂,提高職工技能水平的練兵賽場,發揮職工能力才華的廣闊舞臺。
一場勞動競賽,一次管理提升,一場學技術、比技能、創一流的熱潮,各種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智慧和力量形成最大合力,當勞動競賽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結合,勢必將迎來一場新的變革。(徐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