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空場地,四周沒有圍擋,道路無法硬化,沒有辦公室,沒有指揮部;烈日炎炎,塵土飛揚,藍色襯衫被汗水浸濕,黝黑的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下異常發光,這是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承德高新區高鐵商圈崔梨溝段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日常。“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打起背包走天下,哪里需要哪里是家”,這本是路橋人的寫照,但如今,卻也成為二十二冶建筑人的注解,并不專業的他們,在承德這片土地上,懷揣著熱情,開始了筑橋、筑路、筑夢的全新旅程。
帶鐮刀上班 翻山越嶺測地貌
承德高新區高鐵商圈崔梨溝段工程位于承德市南區崔梨溝段,道路全長2991.282米,包括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山體爆破、綠化、亮化、管道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承擔京沈高鐵承德南站前的主要交通量。未來承德1小時到北京,承德市也借此機會正式納入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對于承德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實現綠色崛起具有重要意義。正是基于此,項目是否能夠保質保量如期完工,成為承德市政府極為關心和關注的問題。
“你知道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上班的必備品是什么嗎?”項目總工左彬回憶起初到現場的景象,仍然忍不住有些小激動,“是鐮刀啊。真的,那時候地里的草長得一人高,不配點工具,都干不了活。”
項目正式開工時,面對雜草叢生的“大野地”,本來就一頭霧水的項目管理人員,更是覺得無從下手,沒有圖紙,沒有經驗,辦公區設在哪兒?從哪兒開始干?怎么干?所有人都犯了難。而此時,承德市政府又提出希望二十二冶能夠配合地形圖測繪工作與地質勘查工作,甲方又要求項目部在7天內完成3公里路段的紅線樁恢復和橫斷面采集工作。怎么干?硬著頭皮也要干!項目測量員帶著兩臺GPS接收機,開始了翻山越嶺的野外測量工作,當時正值盛夏,地形復雜,雜草叢生,無處遮陰,又四處被蚊蟲叮咬,有時候甚至只能看到儀器在荒無人煙的雜草叢中穿行,他們常常忘記吃午飯,一出任務就是一整天。為確保工作如期完成,二十二冶測量處帶隊組成5人的測量小組前來支援,增加了3臺GPS接收機,白天數據采集,晚上加班進行整理。歷時5天,共完成紅線點放點259個,橫斷面踩點2213個,實地測設道路紅線面積209012.3441平方米。
“三進三出” 項目建設“步履維艱”
沒有誓師動員,沒有漫天飄揚的彩旗,甚至沒有像樣的辦公區,考慮到實際難處,好鄰居中關村承德創新創業大廈項目騰出了職工活動室,作為崔梨溝項目的臨時指揮部,工程終于開工了,可正當項目部摩拳擦掌,準備大開拳腳時,又有新阻力出現。
“我們是失地農民,政府不解決,你們別想干活,不行!”鏟車橫在路中間,農民們個個群情激憤,項目管理人員束手無策,只能退出現場,像這樣的場景,前前后后上演了三次,項目部跟打游擊戰一樣,跟村民玩起了“躲貓貓”。項目經理每天三次找政府“報道”,希望政府及時解決征地問題,在項目經理“軟磨硬泡”下,政府終于出面跟村民進行協商,給出一部分工程給農民,他們成立隊伍,既解決了農民失地的問題,也讓農民有活兒干,有收入。
與“靜態爆破”過招 道橋新手變高手
承德高新區高鐵商圈崔梨溝段工程為下穿新建京沈高鐵娘娘廟段市政公路工程,需要進行土石方開挖,特殊位置需要進行爆破,爆破位置南面10米處有高鐵橋,東面有供熱站和500萬高壓電網,西北100米處有2個洞口需要保護,在北面60-70米處還有一座變電站而且工程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要在此處進入施工現場。根據工程特點,考慮到周邊有需要保護的建筑物和設備,采用靜態爆破劑是最合理的選擇。
靜態爆破是一種新型的爆破方法,它是常規的炸藥爆破的一種發展、延伸,解決了在某些特殊情況及特殊環境下不允許使用常規炸藥爆破來拆除構筑物及對巖石、礦石開采的難題。
據項目總工介紹,靜態爆破的施工方法在承德地區的應用也屬先例。為了能順利完成這項任務,項目管理人員集思廣益,加班加點制定方案。項目修筑一條寬為6米,坡度不大于30度的便道,用山皮石做鋪墊,供機械上下和人員行走,清理出作業面,為測量布孔和鉆孔做準備,及時做好對爆破范圍內構筑物保護工作。介于開挖高度較高,爆破作業不能一次性完成,挖掘機采用分臺階裝卸爆破后的石方棄渣,并運送到指定場地。
項目部初步計劃四個半月完成開挖任務,每月完成一萬立方米,“打孔、裝藥、漲列、撬挖、液壓錘破碎、運輸施工工藝。這一套流程走下來,我們對靜態爆破也算駕輕就熟了”項目總工左彬如是說道。在摸索中前進,在學習中掌握,項目部里這些道橋領域的新手們,開始掌握要領,逐漸成長為“行家里手”。(徐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