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網頁上的理解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國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廣出匠人的國家,當前的社會工業已經進入4.0時代,當神舟飛船飛向太空,我們創造出“中國高度”;當蛟龍入海探尋海底秘密我們成就了“中國深度”;當高鐵飛快地馳騁在鐵軌上,我們締造了“中國速度”。工匠精神在各行各業里詮釋著對品質的卓越要求。
從企業的角度探尋工匠精神的維度,是每一個企業管理者的必修課提,工匠精神發自于人,作用于魂,這個魂不僅僅是企業的核心產品,更是核心競爭力、品牌實力等多方表現。
技術創新需要工匠精神
作為走在建筑業前沿的住宅產業現代化企業,要在市場立足,技術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小小的技術的改進,每年可以為企業開源節流上千萬元;一項技術創新成果,可以解決困擾企業生產的難題。“工匠精神”需要技術創新者精雕細琢每一件產品,不斷用科學的大腦想問題,不可有“差不多”思想。施工企業做優做強,對各類工程質量和技術創新有了更大的要求,我們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事業心,嚴格執行各項技術規范和工藝標準,自覺遵章守紀,做好每一個細節,嚴把每一個環節;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要耳聽八方,小心謹慎,在不破壞建筑結構的基礎上,認真鉆研、大膽思考、不懼困難、勇于挑戰。每一項技術創新成果都是用無數次的失敗換來的,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中國二十二冶集團裝配式公司圍繞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裝配式鋼-混結構體系、裝配式低能耗建筑三個主打產品和總包模式定位,開展體系研發、課題研究、成果轉化、技術攻關等活動。截至目前,三大產品體系的研發成果在京津冀等多個工程210萬平方米建筑得到應用,開展了40多項裝配式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及技術服務工作,項目成果的示范工程項目已超40余項,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示范60余萬平方米,部品部件供應量15多萬立方米。
人才培養需要“工匠精神”
一個企業只重視數量的培養,而不重視質量的培養,這就是揠苗助長。不僅會對人才本身造成傷害,更會浪費大量資源花費在人才培養上,使人才培養的成效大打折扣,最終影響人才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培養技術型人才,是每個企業對人才培養最重要的環節。技術是一個企業持久發展的力量源泉;一個學習型社會,一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要想前進,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競爭能力,這不僅是充足的經濟實力,還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否則,不進則退,企業就有可能在競爭中被淘汰。集團公司在首屆金牌工人、能工巧匠、示范班組命名表彰報告會上,公司領導談到,激勵機制崇上“工匠精神”的企業文化,要讓“工匠”成為企業里耀眼的明星,成為社會明星,成為一種榮耀;公司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青年后備人才培養,要使一個企業能夠百年長青,需要不斷地增加新鮮血液,并擁有培養優秀接班人的良好機制。集團公司根據自身條件廣泛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包括以師帶徒言傳身教等方式來加快后備力量的培養;集團公司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人才培養需要“工匠精神”這一理念。
企業文化需要“工匠精神”
企業文化就是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員工擁有共同目標、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它是企業的靈魂,也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通過企業文化,讓員工樹立“工匠意識”,把工匠精神深化為全體員工的精神品質和職業素養,讓每位員工有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以及對本職工作的認同感、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讓一天也不耽誤 一天也不懈怠”成為企業價值追求。“工匠精神”可以帶動企業的平穩有序健康發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工作起來更有熱情更具活力。同時,“工匠精神”提高了生產效率,對企業的效益的提高,注入了新生力量。總之,“工匠精神”對企業文化的建設的好處不言而喻。
工匠精神是一種全民需要的精神營養:個人需要工匠精神,這是實現個人價值的初衷;企業需要工匠精神,這是締造卓越品質的基石;社會需要工匠精神,這是塑造國民品格的良方。(佟欣)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