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孫寶江之前,我能想到的青春的樣子,是燦爛的,因為正值花樣年華,有太多的希望和可能在不遠的前方等待;是張揚的,因為一切才剛剛開始,有大把的時間可供從頭再來。遇到孫寶江之后,我眼中的青春多了一種樣子:青春是有使命的,它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擔當,意味著自我提升。
孫寶江的青春路上,有三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一個轉折點是他大學畢業,以工人身份進入二十二冶,參與建設當時集團公司承建的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工程——北京百榮世貿商城項目。初出茅廬的他,感慨著書本知識與實際操作的差距,把自己泡在工地里,看圖紙、看現場,用比例尺一點一點量出自己的不足。每天晚上,孫寶江都會和同一批分來的大學生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指導,或提出自己搞不清楚的專業問題,或分享自己做得比較好的案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就這樣,孫寶江的努力和勤奮使他很快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電氣工程師,并在后續幾年相繼輾轉于濟鋼、通鋼、北京西西工程4號地等項目,把自己的青春與項目建設緊緊相連。
第二個轉折點是他成了北京金魚池二期危改工程的技術總工,負責項目整體的技術工作。肩上的擔子重了,角色也由專業工程師變為了管理者,孫寶江迅速調整狀態,帶領項目員工一起投入到保工期、保質量的戰斗中。對內,他定期組織員工召開工程管理會,安排工期節點、協調棘手問題;對外,他積極與甲方、監理溝通交流,三方共同為做好項目、按期交房努力。經過兩年的風霜雪雨,項目按期完工,孫寶江也晉升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第三個轉折點是他來到時代置業公司,參與浭陽新城項目啟動區的開發建設。此項目是集團公司與唐山市豐潤區人民政府合作開發的項目,以“推動豐潤城市建設,改善豐潤人居環境”為目標。肩上擔著央企地產造福人民的社會責任,角色由乙方變成甲方,孫寶江的工作思路再次發生轉變。他開始積極與設計院、總包、監理溝通,將自己的“金點子”運用到項目開發中,努力提升項目品質。現有小區大多采用地上箱式變壓器,既占用地上綠化面積,用電可靠性又不高。為了改善供電問題,孫寶江與工程部成員一起,開拓思路、集思廣益,提出自主建立35千伏變電站的想法并實施。他們將開閉站建在地下,采用玻璃鋼管包裹電纜,一改其他小區地下直埋、管線易老化等弊端。
隨后,孫寶江又全面接手了浭陽一區二期的工程管理工作。那時,距離工程約定交房日期僅剩七個月,而現場工程進度僅完成了總工程量的40%,工期緊、任務重,現場交叉作業情況很多。為此,孫寶江組織召開多次專題協調會,解決回填土與管線施工沖突、室內水暖電等專業施工與精裝工程沖突等多項難題,重新制定管線施工圖,由深到淺、由高到低,細化到每一處管線布線施工,有效指導現場施工,提高工程進度與質量。
孫寶江的青春路,一晃走了十幾年。當初那個青澀的毛頭小伙兒,如今變成了優秀的管理人才,這其中的勤學苦練、攻堅克難、敢于擔當,就是青春的意義。青春與使命同行,燦爛且榮耀。(曹永榮)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