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在鞏固和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和疫情防控成果的實踐中,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堅持眼睛向內、挖掘人防工程潛力,強化公共服務功能,傾力實施惠民工程,為優化改善營商環境,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人防系統的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為實現“三個努力建成”和“三個走在前列”的宏偉目標做出了應有貢獻,彰顯了人防部門的責任擔當,并多次受到國家和省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為唐山爭得了榮譽。
唐山是首都的“東大門”,是通往東北、連接華北的咽喉要道,是加快環渤海地區經濟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獲取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的城市,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人防部門擔負著不可替代的重大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對此,唐山市人防辦黨組書記、主任王玉國堅定地表示:“在平戰結合的新時代,我們人防部門要破除通常觀念,創新思維,主動作為,維護大局,服務民生,積極參與全市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強化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徹底摒棄‘和平年代無戰事,人防就是守攤攤、形勢需要提提醒兒、警報一拉完事了’的輕敵觀念和不思進取、維持局面的被動行為!”
主動參與政府應急管理,發揮人防部門獨特優勢。該市人防辦從完善制度機制著眼入手,與市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人防應急力量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為實施應急救援任務提供了指導和遵循。同時,發揮人防技術設備優勢,將人防指揮平臺全面融入市應急指揮中心,實現指揮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為開展救援行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例如,2020年“7.12”唐山古冶地震發生后,該市人防辦利用二代指揮平臺第一時間將災情信息和畫面實時傳輸到了省政府值班室,受到省人防辦的通報表揚。在建強應急力量上狠下功夫,結合人防任務實際,加強專業隊本領培訓和實戰訓練,經常性地開展應急救援、防震減災、災害預警等協同訓練,為全市應急支援、城市治理和服務民生提供人防技術支撐。每年結合“7﹒7警報試鳴”組織社區居民開展疏散掩蔽演練,2021年以來,先后2次組織人防應急力量奔赴遷西、玉田參加全市森林消防救援綜合應急演練活動,錘煉“應急支援”能力和人防“鐵軍作風”,受到國家和省市領導的表揚和群眾好評。
科學精準整合人防設施資源,有效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該市始終堅持“人民防空為人民、服務城市惠民生”的發展理念,將人防工程作為服務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和惠澤百姓的重要平臺,形成了布局合理、種類齊全、功能完善的人防工程體系。首先,規劃了一批人防工程用于地下停車和商業經營,進一步拓寬城市發展空間,緩解市區“停車難”和“購物難”問題。2021年投放停車位5200個,增加地下商業經營場所4萬平方米,唐山市九中操場地下人防工程竣工驗收投入使用,投放275個地下停車位、8000平方米商業經營場所,有效解決了學校教職工和周邊群眾的停車難和購物難問題。在建的市交大學校操場地下人防工程項目,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000萬,項目投入使用后可提供停車位310個,能夠有效緩解該路段人車混行、交通擁擠的狀況,具有良好的戰備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次,服務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利用人防工程在商業中心區、人員密集區等修建過街通道,有效緩解地面交通壓力。推行人防工程統一標識,2021年全市完成了39個小區、3488處地下人防工程的掛牌工作,實現了人防工程長期、有效、專業化管理。同時,加強早期人防工程有效利用,對全市早期人防工程進行全面勘察,將失去防護效能但結構完好的早期人防疏散干道用于供電、供暖、供水等市政管溝,助力完善和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并打造了一批便民超市、文化休閑和避暑納涼等場所,讓市民共享人防發展成果。三是服務創新創業。充分發揮人防利民便民惠民的公益屬性,按照社會需要和市場需求,開辟新領域、新業態,落實人防工程使用優惠政策,鼓勵利用直屬人防工程用于產業孵化、大學生創業、下崗職工再就業,有效拓寬了就業渠道,促進了全市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
持續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該市人防系統本著“爭第一、創唯一”的指導思想,緊密圍繞創建服務品牌活動,努力創新服務機制,廣泛開展了“遍走人防工程巡質量、遍走人防企業送服務、遍走人防社區惠民生”為主題的遍走基層行動。堅持主動下沉一線,經常深入基層走訪服務,發放政策明白紙,對接企業的難點、堵點,受理企業政策咨詢和訴求。2021年以來,全市人防系統先后走訪了房地產、設計和施工企業1239家,組織服務市場主體座談會24次,宣講政策法規,發放調查問卷743份,收集意見建議62條并全面完成整改工作。同時,精心打造了人防工程質量監督“三心”服務品牌。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實行辦理事項缺件受理和“雙休日”預約服務。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建設單位在申請報監材料時通過網上審核,并進行視頻溝通。去年以來,市本級接收人防報監項目73個,全部通過網上審核,資料齊全無誤1日內全部完成報監手續,刷新了網上審批、不見面審批率達到100%的歷史新紀,在全國率先創出了“讓企業省心、讓參建單位塌心、讓服務對象暖心”的人防工程質量監督“三心”服務品牌,受到企業和市場主體的廣泛贊譽;此外,還積極參與“涉企服務大評議”活動。堅持每季開展1次“涉企服務大評議”活動,市人防辦把大評議活動作為檢驗工作作風是否過硬、能力素質高低的重要手段,積極主動接受評議,并堅持以評促改,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積極營造樂于惠企、善于暖企、勇于助企的濃厚氛圍。
積極探索“智慧人防”,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加大人防規范化社區創建力度,積極進行社區智慧人防的實踐探索,“市級智慧人防綜合平臺--縣(市、區)智慧人防綜合平臺--‘人防社區’工作站--前端智能感知”四級金字塔式全市“智慧人防”管理體系已基本確立。到目前,已建成人防規范化社區12個,通過在居民小區建設人防智能管理系統、安裝新型防護門,將“人防”、“消防”和“安防”三個系統進行整合,利用圖片、實物、模型等布展,介紹人防基本知識及常見災害預防和救護方法。2022年,全市計劃新建人防規范化社區53個。讓群眾在“家門口”了解人防知識、人防技能,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同時,深入開展人防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媒體”活動,先后深入30余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10余所大中小學校,進行人防知識教育和普及。投資800萬元建成了一座總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的“啟新人防宣教基地”,并與開灤集團礦山公園合作,將該基地納入唐山旅游精品路線,年接待游客1萬人次以上。
目前,全市人防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正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和昂揚向上的戰斗姿態,闊步前行、創新發展,不斷書寫人防工作的新篇章,決心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潘志勇 許貴元 )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