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科研宣教區一期工地上活躍著一個年輕黨員組成的團隊,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激情、智慧和進取精神,為工程建設揮灑著自己的青春與汗水。
徐州科研宣教區一期項目是原裝配式鋼結構分公司原班人馬并補充新鮮血液組建起來的。這個平均年齡30出頭的年輕黨員團隊給項目部增添了活力和朝氣。團隊成員是技術經理楊毛毛、技術負責人劉通和預算負責人張桓寧。
作為技術經理,楊毛毛三月初就只身一人先期到徐州新盛綠源,與甲方負責人進行接洽,克服生活不便等困難,積極做好前期鋪墊工作。同時運用自己熟練的無人機技術和設備,為甲方提供施工區域地形地貌的航拍服務,得到甲方賞識。并與隨后抵達的項目經理等幾名同志一同緊張籌備,保證了工程開工典禮儀式按期舉行。工作中他不講條件、不懼困難,發揮了黨員的骨干帶頭作用。
技術負責人劉通是融入項目管理團隊的新成員。作為最早一批進入工地的技術人員,在和先期到達的幾名同志一同完成開工籌備工作之后,他按照項目經理的分工,積極承擔起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任務。根據圖紙發放實際,加班加點及時編制施工方案和安措,為施工進行創造條件。工作中不辭辛苦,經常奔波在施工現場各個區域,及時協調解決技術問題。開工伊始,測量人員進行測量放線,布置控制點,他都是與測量人員一道忙前忙后,既掌握實際情況,又為測量人員提供服務,保證了測量工作順利完成。施工中,尤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幾次都是在夜間12點以后才開始進行,他都是盯班作業,抓好技術交底和過程控制,沒有一絲懈怠的做好各項技術管理工作。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在他身上充分展現。
預算負責人張桓寧在擔任徐州科研宣教區一期項目的同時,還承擔著邢臺機電學院工程的交工結算任務,肩負的擔子很重。他根據工作需要往返于徐州和河北兩地,盡職盡責,毫無怨言。來到徐州,離他的家鄉相對近多了,大學畢業來到公司后,回家探望父母就成了奢望,借此機會回家看看本是人之常情,但因為交工結算資料要做,分包合同要去協調辦理,分包報量要及時完成,這些繁瑣的工作纏身,使得他無暇回家探望親人,只是在日常交流中無意識地流露出一些遺憾。作為一名黨員,他的身上體現出了可貴的品質,那就是以公司的利益為重,現金為王。
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黨員團隊,他們或者孩子幼小但卻無暇在身邊照看;或者婚后不久就長時間過著牛郎織女的生活;或者正在熱戀,但無法像常人一樣依偎一處呢喃私語,對家中的父母更是無法盡到做兒子的孝心。但他們對企業、對工作盡到了自己的職責,他們的行為無愧于黨員的稱號,他們是企業的希望和寶貴的財富,他們用青春書寫著共產黨員的風采!(軼群)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