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曾經學過這樣一句詩: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這是詩人對燒窯工人的無限同情,對封建社會的強烈批判。小時候的我們在學習時,只能從字面上淺顯的理解工人們的艱辛,如今參加工作后確愈發明白工人工作的艱苦絕不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那么簡單。
行走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之間,這是建筑工人們一磚一瓦把它們壘砌;飛馳在寬闊的道路上,這是建筑工人們一步一步把它們鋪就;跨越在雄偉的橋梁上,這是建筑工人們一點一滴把它們打造……
進入六月,全國各地陸續進入“燒烤”模式,人們紛紛尋找避暑良策。但烈日下的建筑工人們卻仍然堅守。公司剛剛搬遷沈陽,為滿足辦公需求,公司辦公區改造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這幾日的沈陽天氣愈發炎熱,每到下午時分,坐在辦公室的我們稍微活動便會滿頭大汗。而窗外的工人大哥頭戴安全帽,神情專注的望著手中的工作,全然不顧滴答而下的汗水,雖然工作辛苦口中卻有不時哼起小曲兒,那樂觀向上的模樣,讓窗外略顯嘈雜的施工聲,也變得平和起來。望著一天一變樣的辦公區,在辦公室舒適工作的我們別忘了向他們致敬。
建筑工人往往是和泥沙、混凝土打交道,工作后一身的塵土是無法避免的。記得常常看到這樣的新聞:一群建筑工人在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坐地鐵回家,他們手中攥著地鐵票卻都坐在了地板上,望著許多空著座位,有人問他們為什么不去坐,他們卻說自己在工地干了一天的活,身上臟,如果坐上去再把座位弄臟了別人就沒法坐了。樸實無華的話語讓所有人心酸,城市中生活的你我,在享受著城市便利生活的同時,別忘了向他們致敬。
這就是我們的建筑工人,他們也許沒有博士碩士的高學歷,但他們有對自身所從事崗位的專業與嫻熟;他們也許不能每天衣著靚麗光鮮,但他們卻能保持最善良質樸的心靈,烈日下、寒冬里,他們始終如一,讓我們一起致敬建筑工人!(軼群)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