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必須遵循企業生存發展規律,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在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的今天,在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的今天,中國二十二冶時代置業公司以企業文化建設弘揚工匠精神,以精細化管理踐行工匠精神,以保障機制促進工匠精神落地生根,以工匠精神撐起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脊梁,讓企業在時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加強文化建設。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行業能否把工程建好,把企業做強,關鍵在于其提升企業形象和影響力的能力,而提升企業形象和影響力的根本途徑就是要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豐富和提升企業的精神文化,培養良好的作風習慣和職業操守。在中國走向高質量發展時代的今天,建筑企業要深刻領悟工匠精神的內涵,將其與自身特點相結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讓弘揚“工匠精神”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融入企業精神文化之中,內化于每一位員工的身上和心中,以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認真做事的工匠精神,改進行業服務、提高工程質量、增強企業軟實力,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正能量。
實行精細管理。精細化管理是建筑行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建筑企業要想謀求更為長遠的發展,就必須展現自己的優勢,提供優質服務,打造精品工程,以精細化管理帶動工程質量的提升是建筑企業決勝市場的有力武器。建筑企業的精細化管理不僅僅是針對項目的施工管理而言,還應該包括企業組織結構、職能分工、人力資源等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只有堵上粗放式管理的漏洞,在企業內部和工程項目上全面實行精細化管理,才能實現企業利潤、項目成本、人才養成、工程質量等多項目標,使企業管理各環節高效、協同、持續運行。
構建保障機制。時代在呼喚工匠精神,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為了讓工匠精神落地生根,企業要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營造適合“工匠”生存發展的環境。在組織機制建立方面,要秉承工匠精神的理念和要求,為質量管理、創效創新等職能的發揮開辟更多的空間,給“工匠”更多的責任與權利;在獎懲機制方面,企業不能盲目鼓勵、簡單考核,要讓真正踐行工匠精神的人得到應有的獎勵,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和前進的動力;在培養機制方面,企業要加大培訓投入、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選拔表現突出的人才,讓“工匠”脫穎而出,在企業形成一種精神引領,讓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