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聚焦管理體制機制重構、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從無到有”、成型小區物業服務“從有到優”三大重點問題,深化“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基層治理關鍵在小區”的共識,將提升物業服務質量作為為民服務辦實事最小切口,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完善制度
推動資源力量在一線匯聚
以《關于加強小區黨組織建設提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意見》為遵循,以《物業管理辦法》和《物業服務水平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主體,以《業主委員會考核辦法(試行)》《物業管理考核辦法(試行)》《物業服務等級標準》為規范,制定了“123”政策體系,補齊制度漏洞,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打通基層治理從社區到小區的“最后一米”。
深入開展“街道吹哨、部門報道”工作,推動縣級干部擔任社區第一書記,解決社區、小區“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出臺“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積分管理等辦法,扎實推進“雙報到、雙報告”,1.3萬余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回到小區、編入網格、進入樓棟”,擔任小區(網格)黨組織、業主委員會成員和物業服務監督員。出臺志愿服務激勵嘉獎、星級認定等辦法,組建小區志愿服務隊1700余支,鼓勵黨員代表、退休干部、熱心群眾參與小區事務,打造了“紅管家”“老伙計幫幫團”等一批互助典范,激發小區管理服務多元合力。
建管并舉
破解老舊小區物業服務難題
在改造過程中堅持決策共謀、成果共享,把充分發動群眾、制訂業主公約、同步推動業主委員會建設、引入物業管理作為實施改造的前提條件,實行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枝江、當陽等縣市小區支部書記和業主委員會委員“一肩挑”比例超過60%。494個老舊小區按照完善基本服務設施、建設便民商業設施、完備市政配套設施、增設公共活動空間的標準實施劃片改造,并按照自身實際和居民意愿分別選擇專業化管理、自主管理等不同模式,為居民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產品。明確屬地責任,對397個長期無人管理的小區實施托底代管,由社區居委會組建環境與物業管理專門委員會,組建(明確)公益性服務主體,提供保安、保潔等基礎服務。近6萬戶居民首次享受到物業服務。
提質增效
實現服務從有到優升級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實際需求,優化物業服務收費定價目錄管理,建立物業服務費動態調整機制。制訂物業服務項目和業主委員會兩項考核制度,開展物業服務綜合評價,按照小區自評、社區初評、街道復評、區級核定、全市統籌的模式,評出五星級業主委員會103個;通報表彰“紅榜”物業服務項目80個、批評“黑榜”物業服務項目41個,引導業主委員會規范履職,激勵企業優化服務,提升業主服務滿意度。高新區香山錦苑近幾年小區業主調查滿意率全都超過90%,續聘物業服務企業支持率達到95%,80%業主同意將物業服務費標準上漲25%。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