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生態環保廳、國家發改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發布EOD生態環境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申報政策文件,2021年4月公布了第一批36個EOD試點項目。目前,第二批EOD試點申報剛剛結束。EOD試點項目策劃包裝應注意哪些要點,基于兩批試點的淺顯經驗,筆者粗略分享幾點策劃要點:
一、區域選擇
基于第一批36個試點項目的公布,以及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國辦發〔2021〕40號)等系列政策的發布,EOD項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社會企業、金融機構等多方前所未有的關注度。由于EOD項目類型多、體量相對常規項目偏大、復雜程度較高,需要選擇政府意愿比較強、區位優勢明顯且有一定產業基礎或優勢的區域。如果地方政府意愿不強或統籌組織力度不夠,項目的頂層設計會大打折扣,不利于項目的推進;生態治理后的片區區位優勢不明顯或者沒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比如在位置偏遠且周邊沒有聯動景區或旅游點等產業基礎,后續依靠產業發展反哺生態治理會存在比較大的困難。
二、項目策劃
1、生態治理類項目注重系統性
(1)生態治理重點突出系統性治理、有明確的產出目標,如果生態治理系統性不強,即使EOD項目實施以后,生態治理方面仍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后續運營維護成本會比較高,治理效率大打折扣;(2)生態治理項目必須是政府要干的項目,最好是已經列入省級規劃,具有比較大治理意義的項目。比如像有修復治理主體的礦山修復項目,則該類項目就不滿足EOD的謀劃條件。
2、肥瘦搭配、組合開發
生態治理和關聯產業類項目的謀劃,需要有效傳達EOD理念,強調項目之間的關聯性,要體現一脈相承的關聯性,不能是一個簡單的項目拼盤。將生態環境治理作為產業開發項目的投入要素,通過改善環境,提升產業開發項目品質,實現產業開發項目整體溢價增值,并將環境效應帶來的經濟效益增值進行提前鎖定,以此實現對生態環境治理的反哺,以解決環保項目財政投入不足的突出問題,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通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路徑。
項目包裝上需要關注如何把資源、產業轉化為還本付息的現金流,如何與款項期限相匹配。項目內容中要有能夠產生現金流的實際資源,沒有還款來源的項目要實行總量控制且需為政府緊要工程。
比如礦山修復項目,通過生態修復重構生態基底:從無到有,將沒有價值的廢棄地變為耕作條件好的耕地,發展現代化農業;從有到優,將原本普通農產品變成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特色農品變優質商品”;將廢棄廠房改造利用為發展物流電商、工礦影視、工礦文旅,“廢棄礦山變文化游園”、“工礦廠房變影視基地”;將整理出的補充耕地指標進行交易獲取收益分成,將生態涵養林開發綜合利用碳匯,進行碳排放指標交易,實現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提升;通過以上幾種途徑,將收益性較差的“綠水青山”(生態資源)開發經營利用為盈利性較好的“金山銀山”(資產、產業)。以產業經營收益和資源的增值反哺前期生態治理的投入,打通“資源變資產”、“生態治理+產業發展+價值轉化”的生態價值實現路徑。
3、項目體量適中
在項目體量方面,項目要做的小而實,不要包裝太大、量力而行、最好能短期三年落地的,可以呈現政策效果。
4、一個主體實施
EOD項目要統籌為一個整體項目,由一個市場主體統籌實施生態治理項目(E)和產業發展項目(D),統籌設計和統一規劃,采用建設-運營一體化方式來組織實施。
由于E是沒有收入的,要靠產業開發進行反哺,同時E的生態效益直接關聯D的產業開發收入。如果是多個主體之間來統籌實施E和D的項目,則主體之間利益協調路徑存在障礙;只有在一個主體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產業發展、資源增值收益的反哺。除了協調各方利益之外,一個主體也有利于不同版塊項目的共同推進。
5、多錢一用,多個龍頭引水,一個渠道放水
首先,在項目策劃包裝上,項目業態的設計需要關注如何把資源、產業轉化為還本付息的現金流,肥瘦搭配,要有能夠產生現金流的實際資源以及如何與款項期限相匹配。其次,在資金獲取上,充分利用好各種政策支持,通過爭取上級資金、發行政府債券、生態補償補貼、政策性銀行等方式,解決部分建設內容的資金來源;拓寬土地流轉資金來源渠道,如入股、授予投資運營公司土地使用權等形式,推動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實現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探索融資租賃、企業債券、上市融資等投融資模式在EOD項目的應用,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動建立多元化生態環境治理投融資機制。最后,在資金運營上,通過整體打包,分步實施、滾動開發、由易到難的方式,將回流的資金滾動性投入,降低資金籌措壓力,實現生態治理、產業發展不同環節的動態投入,避免因融資難而阻礙項目推進。
6、一錢多用,助推國家戰略落地
各類整合資金投下去,要能夠助推國家戰略落地比如鄉村振興、長江大保護、黃河高質量發展等發戰略的落地,促使項目落地、政府政績、企業盈利、多方共贏。
作者:張瓊瓊
中建政研集團政府服務中心項目總監
鄉村振興研究院副主任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