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開新局,奮進正當時。2月15日,農歷正月十五,鄭州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發出了“努力推動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邁出更大步伐”的動員令。
在鄭州的發展歷程中,2021年是極其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受災情和多輪疫情等因素的疊加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頂壓前行,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691億元、同比增長4.7%。
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是又一次新的出發。如何開局、起勢?
這次會議上,鄭州市提出,以“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為總目標,以“整體工作爭先進成高原,重點工作創一流起高峰”為總要求,堅持以“當好全省‘領頭羊’是本色本能,在國家中心城市行列中爭先進位是本領本事”為評判依據和工作取向,全面開展“工作有標桿、落實有標準、突破有標志”“三標”活動,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全力開局破題、奮力高臺起勢,為服務全省乃至全國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原要出彩,鄭州要先出彩、出重彩。作為正在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鄭州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擔當。
開局關系全局,起勢決定勝勢。這次會議釋放出新信號——鄭州已錨定了新目標、明確了新路徑。
全面提高標準、加快中原科技城建設進度,爭取更多國家大科學裝置在鄭州布局,啟動實施“青年創業行動”,加快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做強國際綜合性樞紐運輸體系,大力培育樞紐經濟,爭創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高起點規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形成門戶型樞紐新優勢;推進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試驗區建設,不斷提升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堅持制造業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一號產業,著力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加快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大文化項目建設,塑造“讀懂中國、從鄭州開始”文化品牌;做強圈心、做實圈軸、做優圈帶,充分發揮鄭州都市圈龍頭城市作用;完善開放功能體系,擴大國際貿易合作,鞏固提升鄭州在“一帶一路”中的戰略節點地位,全面推進開放高地建設……緊扣省委“十大戰略”部署,鄭州市提出深入推進“十大戰略”行動,全力爭取“一年起勢、三年成勢、五年勝勢”。
這個虎年新春,鄭州想方設法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中歐班列(鄭州)“不打烊”,首批“鄭煤機整車專列”成功開行,河南制造遠銷俄羅斯;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里機器轟鳴,平均51秒一輛整車下線,已累計生產整車突破100萬輛;北港富士康、南港比亞迪,位于鄭州航空港區南部的比亞迪鄭州工廠正在加緊建設,預計年內投產;穩經濟、促發展,出臺32條“硬核”措施幫扶中小企業……
春風浩蕩滿目新,不負韶光萬里程。今年,鄭州市安排重點建設項目446個,總投資8857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250億元。
起跑即沖刺、開局即決戰,鄭州激揚生龍活虎的干勁兒,奮力跑進高質量發展的“春天里”。(徐建勛 王延輝)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