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鍋山村高顏值田園風光。望作信 攝
本報訊 ( 郭曉瑩 李廣操 朱燦義) 殺雞、洗肉、摘菜……18日,湖北省宜都市架鍋山村“桃花農莊”的主人楊芳英早早開始忙碌起來,為游客準備午餐。當日,2022宜昌首屆賞花嘉年華暨宜都市第七屆桃花節在該村拉開序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趕花潮”。
游客到架鍋山村“趕花潮”。景衛東攝
記者在架鍋山村看到,漫山桃花、梨花、油菜花芬芳吐蕊,與穿梭花海的游客、叫賣特產的農民、香氣四溢的農家菜,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我們這里春季賞花,夏秋采摘,冬季殺年豬,肉菜都是自家的,客人也都是回頭客。”楊芳英說,依托村游,現在“季季有收入,月月有盼頭”。
架鍋山村地處湖北西南部,以前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傳統的小水果產業并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經濟發展水平在全鎮32個村排名倒數,被確定為湖北省“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村。
“貨郎不往架鍋山跑,嫁人不嫁架鍋山郎”曾是當流傳的一句順口溜。楊芳英卻不信,嫁到了架鍋山。她還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她和丈夫一起挖了一條從村口通到家門口的土路,把材料運進來,才修好了房子。此后,一家人靠著幾畝柑橘和桃李維持生計。
架鍋山村是有名的小水果專業村,桃李、柑橘等小水果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近年來,該村發揮小水果種植優勢,改變過去傳統的生產模式和收入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致富路。
該村以“十里桃花紅、千年架鍋香”生態旅游景區為核心,重點打造了水果采摘園、觀景平臺、慢行步道、農家樂等鄉村旅游項目。架鍋山村還以花為媒,將“花經濟”打造成招商推介、文化旅游發展的新亮點,成為鄉村振興樣板村。
宜都市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之稱,是湖北省首批美麗鄉村示范片建設試點,架鍋山村的蛻變正是該市加快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將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的縮影。
目前,該市成功打造了青林謎鎮、兩河田園、兩溪兩橋、十里桃花紅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鄉村旅游特色品牌,構建起“春季賞花,夏季摘果,秋季登山,冬季養生”全域旅游新格局。2021年,宜都市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51萬人次,鄉村旅游綜合收入15億元。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