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楊青) 今年,南陽城區將建設10個大公園,新建、提升65個小游園。十個大公園中,已經開工建設的7個。其中,宛城區3個:天泓苑公園、溧河公園、漢宛城遺址公園;臥龍區2個:廉政文化公園、張仲景文化公園;城鄉一體化示范區2個:南陽入市口改造帶狀公園、月季種質資源庫。其余3個將在下半年陸續開工,即申伯公園、百里奚公園和植物園。
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中心城區大公園建設情況。
公園越來越多
城市越來越美
記者來到宛城區迎賓大道天泓苑公園,看到很多市民在這里游玩。“這里的環境特別好,來這里拍照……”歡樂的笑聲回蕩在樹林中。
家住迎賓大道的市民王先生喜歡到公園里散步,如今,他感到特別滿足,“天泓苑公園全部建設完成,每天早上出門不到500米就可進入新建的公園,這里栽有喬木以及主景植物,形成了四季有別的季相景觀、宜人舒適的生態廊道和休閑空間。”王先生說。
在長江路南側溧河公園內,劉女士帶著2歲的兒子在公園欣賞美景,“出了家門口就是溧河公園,我們又多了一個游玩的好地方。”劉女士看著溧河公園一點點建設,一點點變美,告訴記者:“原來,這里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怎么也想不到現在變成了如今的美麗模樣!”
“公園城市的建設,最終是要讓我們的中心城區更生態、更宜居。”宛城區城管局局長趙志昊說,目前,該區共種植香樟1067棵、法桐9287棵、月季190130株、喬木996棵、灌木67334株、草坪8000余平方米,隨著公園城市建設,市民家門口的環境也越來越美。
提升綠化效果
打造特色景觀
記者了解到,目前,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天泓苑公園一期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并對市民和游客開放。該公園作為進入南陽的東門戶,具有生態防護和展示南陽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
在天泓苑公園內,各種造型優美的景觀樹蒼勁有力、枝葉濃密,引來路過的行人駐足觀賞。“為了給市民呈現一個精致美觀的公園,我們種植了黑松樹、高桿桂花、美國紅楓等多種觀賞樹木,呈現出紅綠相間的風景線。”正在這里施工的工程師李科科告訴記者,目前,一部分工人正在鋪砌道路,進行一期工程的掃尾工作,另一部分工人正在對花草苗木進行澆水,持續做好樹木的管理養護工作。接下來,二期工程將以促進生態涵養、市民健康為目標,構建紅泥灣生態公園健康綠道,打造城市郊野公園戶外休閑目的地。
記者走進溧河公園看到,這里基礎草坪種植已經完工,放眼望去,綠草如茵,綠油油的草地讓人眼前一亮。
“目前,溧河公園東邊的綠植觀賞區域建設已完成了90%,西邊的區域還正在施工。”施工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園喬木種植工作已經結束,下一步將加快林蔭廣場、籃球場、乒羽天地、童夢樂園等功能區的建設,結合喬、灌、草植物合理配置,植入南陽文化元素,營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低碳型活力運動公園,力爭將其打造為宛城區最具吸引力的全齡化休閑運動目的地。
提高生活品質
共享綠色福利
大公園越建越多,已經成為很多市民早晚鍛煉和周末休閑的好去處。“目前轄區內已開工建設3個大公園、14個游園。”宛城區城管局綠化科田欣說,建成后的公園不僅給市民帶來景色宜人的綠色生態景觀,還將進行升級維護,完善公廁、座凳等基礎設施,規范園區指示牌、標識牌,滿足市民對公園的多種需求。
除建設大公園外,我市還在中心城區因地制宜地新建、提升65個小游園??酌髀放c兩相路口西北角的游園內,不僅栽植有月季、紅楓、玉蘭等植物美化景觀,還布置有閑游步道,成為周邊居民親近綠色的空間。
目前,宛城區開工建設了3個大公園,其中,天泓苑公園一期建設已完成,溧河公園建設完成86%,漢宛城遺址公園建設完成91%;臥龍區開工建設了2個大公園,其中,廉政文化公園建設完成61%,張仲景文化公園建設完成20%;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開工建設了2個大公園,其中,南陽入市口改造帶狀公園建設完成74%,月季種質資源庫建設完成68%。
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我市將進一步加快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項目建設,全面加快古宛城公園、南陽站至白河大道帶狀公園、廉政文化公園等中心城區7個大公園建設。下半年再開工建設3個大公園,讓市民享受到更多綠色福利。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