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麥豐收在望的關鍵時候,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委、區政府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合理利用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加大地方資金投入力度,多措并舉開展小麥成熟期后期管理,確保45萬多畝小麥顆粒歸倉。
全力遏制病蟲害 保障夏糧好品質
今年以來,該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2022年“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方案》要求,積極開展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群防群治,全力遏制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蟲害暴發流行,保障夏糧豐產豐收。
據介紹,今年該區共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資金323萬元,全部投入夏糧生產,其中第一批救災資金108萬元,主要用于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的防控;第二批救災資金215萬元,主要用于冬小麥“一噴三防”。為不務農時,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區農業農村局派技術專家深入各鄉鎮進行項目實施的跟蹤服務指導,要求各鄉鎮對專業化服務組織實行第三方作業質量監管,同時,還制定了救災資金使用情況統計表和資金執行進度表,確保全區按時完成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
截至5月15日,全區小麥累計統防統治面積260838畝,累計群防群治面積359083畝,45.2萬畝小麥病蟲害防控實現全覆蓋,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資金項目順利實施。下一步,區農業農村局將根據小麥產量進行統防統治地塊與非統防統治地塊的效益分析,為以后更好地實施小麥病蟲害統防統治總結經驗。
科學高效抓管理 實現夏糧好收成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夏糧生產,把保增收上升到政治高度,要求8個農業鄉鎮和部分涉農辦事處黨政一把手務必提高政治站位,認清當前風起云涌的國際形勢,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同時,要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和廣大干部群眾壓茬推進麥田管理關鍵措施,科學運籌肥水,促進苗情轉化升級,確保了全區小麥生產順利進展。
“距離小麥收割日子越來越近,確保豐產豐收的責任也來越重,一天不收獲,一天都不能放松。”梁園區委書記張兵說。
強化監測預警,防控病蟲危害。即日起,全區持續加強重大病蟲監測,準確掌握發生動態,科學研判發展趨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指導農民依據小麥生育時期和天氣變化把握最佳防治時期,提高防治效率效果。適時組織大面積統防統治,做到一噴多防,把病害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因地因墑灌溉,保持水分充足。隨著時間的變化,溫度越來越高,水分蒸發快,極易造成土壤干旱,導致小麥結實率和粒重下降。收割前,實施以水調肥,以肥養根,以根護葉,提高粒重。同時,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提前預防倒伏。
抓好葉面噴肥,確保夏糧品質。干熱風是小麥生長后期主要氣象災害,影響產量和品質。該區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指導,在灌漿期,結合病蟲害防治,科學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及時補充營養,促進籽粒灌漿。對晚播麥田,力爭噴施葉面肥2次,增加粒重。
統籌“三夏”生產 拓展豐收好成果
“防災害、提品質、保豐收,走好“三步棋”,實現2022年農業生產大豐收,從眼下起,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奮戰45萬多畝小麥顆粒歸倉,開啟“三夏”生產新篇章。”梁園區政府區長薛天江說。
麥熟一晌,搶時奪糧。關鍵時候,他們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謀劃“三夏”生產方案,立足一個“早”字,做到早動員、早準備;狠抓一個“嚴”字,做到嚴管理、嚴要求;突出一個“搶”字,做到搶收割、搶脫粒。
科學搞好農機調度,確保生產有序進行,提高農機作業效率,組織動員群眾,集中人力、物力,搶晴天、鉆雨隙、晝夜作業,人歇機不歇,最大限度發揮農機收獲效能,成熟一塊搶收一塊,全力加快收獲進度,確保顆粒歸倉。科學組織好機收會戰。進一步完善農機跨區作業組織方案,強化組織、協調、跟蹤服務,切實提高農機作業組織水平。
搶時開展夏種夏管。農諺講,“夏播無早,越早越好”。秋作物早種一天、早管一天,增產的效果就十分明顯。為此,該區結合實際謀劃推進“三夏”生產,組織農業專家提前制定技術規程,指導農民落實田管措施,做到早收、早種、早管。抓住夏收夏播這一有利時機,調整秋作物種植結構,穩定糧食面積,提高農業供給質量。計劃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0.7萬畝,種植優質花生2萬畝,發展優質辣椒15萬畝,同時,依靠科技創新拓展產業鏈條,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王富亮 通訊員 吳錦行 單保良)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