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
本報訊 ( 記者 王富亮 通訊員 魯開偉 ) 走進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焦家村,映入眼簾的是白墻磚房替代曾經的紅磚破房,房前屋后寬敞亮堂,院壩前的小花園里,正綻放著一朵朵小花,在陽光下輕輕搖墜……
走在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白墻磚房替代曾經的紅磚破房,房前屋后寬敞亮堂,院壩前的小花園里正綻放著一朵朵小花,在陽光下輕輕搖墜,這是 “微花園”一角的景致。
2021年,作為第十一屆安順市新型城鎮化推進暨小城鎮建設發展大會觀摩點之一,焦家村以宜居鄉村“特色田園”良好的形象,飽滿的熱情迎接了此次大會。
“我們村這次觀摩的一個特色就是打造人居環境整治,村里202戶農家正逐步打造成為家家都有‘微花園’‘微菜園’的特色農家。”化處鎮鎮長王碧磊微笑著告訴記者,該村采取‘農民是主體、村黨支部主抓、鎮政府主導’的模式,每一戶在立面整治中可得到35元/平方米的補助,其余不足部分由農戶自理,采取農戶自建或農戶自行委托代建兩種方式,農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大幅提升。
焦家村從入圍到突圍。2021年4月,普定縣化處鎮焦家村成功入選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成為了全省50個示范點之一。
時不待我、只爭朝夕。2021年,焦家村以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為契機,圍繞“鄉風民俗展示新風尚,鄉村面貌呈現新變化,鄉村治理健全新機制”的目標,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到田園鄉村建設中來,全力推進田園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開新局。
沿組路的田邊有一處圍上近2米高的鐵柵欄,水生植物綠狐貍藻的葉片呈螺旋狀舒展開來,一簇貼著一簇,長勢茂密,這正是焦家村分散型農村污水生態治理工程,通過水生植物凈化污水,具有無動力、低成本、高效生態等特點。
“特色田園鄉村的特色之一是人居環境整治逐步改善。2021年,我們在污水處理、垃圾清理、農村廁所革命、立面整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王碧磊說道,村民參與改造村莊整治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能動性得到發揮,村容村貌逐步建設好,‘微花園’‘微菜園’逐步打造好。
聚焦宣傳發動,積極營造氛圍。2021年形成了鎮村互動、群眾參與的宜居鄉村創建良好工作格局,營造鄉村建設大家干,創建成果大家享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圍。聚焦示范帶動,干群合力共建,共組織2500余人次參與,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行動120余次,拆除違規建筑10處,私搭亂建4處,老旱廁1處,共清運垃圾30余噸,清理河道總長約4公里。
在焦家村入口處,工人們貼石板、搭木架,進行整體的基礎設施最后的完善,村里“主干道”上,鋪設瀝青的地面很是平整光亮。
“納入省級特色田園鄉村以后,我們請省城鄉規劃院為我們設計了 ‘兩規劃一方案’,‘兩規劃’就是村莊規劃、產業規劃。以嶄新的特色田園景象展示在眾人面前”王碧磊說。
焦家村田園鄉村創建以來,通過全村上下齊心共商、共建、共治,逐步實現了村莊整潔有序、道路干凈通達、戶戶美麗宜居,村容村貌明顯提升,長效保潔機制逐步完善,文明村規民約普遍形成,村民文明衛生意識普遍提高,群眾精氣神、幸福感、獲得感普遍增強,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
宜居鄉村不停步,鄉村振興再出發。據介紹,焦家村還通過與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焦家村數字鄉村集成示范點,圍繞農業致富、農村治理、農民文化三個角色開展,最終實現農民物質和精神文明富裕的原則,建設涵蓋鄉村信息基礎設施、鄉村能力支撐平臺、鄉村產業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鄉村民生數字化等五個方面的數字鄉村。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