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產業是宜都的農業支柱產業,十年來,宜都市不斷圍繞精深加工做文章,著力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了全國最完整的柑橘產業鏈。
9月15日,在高壩洲鎮大戰坡精品柑橘果園,數名工作人員正在給“愛媛”套袋。一會兒工夫,只見地里一個個黃澄澄的愛媛仿佛穿上了潔白的外衣,準備著醞釀那最后一絲甜蜜。
“十年前的品種主要是溫州蜜橘,采摘期短,樹高大,銷售期相對比較短。近幾年來,有了政策的支持,逐漸就把溫州蜜橘改成了紐荷爾臍橙和愛媛,價格是原來的好幾倍。”大戰坡聯農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紅斌介紹道。
距離大戰坡幾公里之外,湖北豐島食品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正開足馬力,為即將到來的生產高峰做準備。十年來,公司生產的水果撈罐頭產量,從五千噸增長到兩萬五千噸。
對湖北豐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善周來說,柑橘的品質升級帶動了整條生產鏈的轉型,“柑橘原料產品合格率從93%提高到98%。產業也實現了從以前的純手工制作到現在的自動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我們每年收購柑橘、黃桃等農副產品4萬余噸,帶動周圍農戶2000余戶,解決3000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季節性就業。”
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前端聯結廣大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后端聯結優質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在土老憨科技園,一條條生產線高速運轉,一排排高端陳皮料酒在這里集中打包,送往全國各大商超供消費者選購。
土老憨集團副總經理王應喜介紹了柑橘的幾種加工方向,“我們土老憨賣的柑橘深加工產品,我們主要是做調味品這一塊,我們把它剝皮以后,橘子的皮我們就做了陳皮,橘子的瓣我們用它榨汁,還可以發酵成原漿橘醋。”
從精深加工、皮渣利用,再到品牌化發展,宜都土老憨在柑橘全產業鏈上下足功夫,讓小小的柑橘撬動了數十億的大市場。集團利用柑橘精深加工的調味品、休閑食品及飲料享譽全國,年生產產值達33億元,年銷售額突破20億。
據王應喜介紹,按正常價格計算,一個橘子通過深加工,大概可以增值6到8倍。
十年間,宜都在柑橘精深加工產業鏈取得多個“第一”和“唯一”,首個柑橘自動化剝皮—榨汁—烘干生產線,首個柑橘全汁帶渣發酵工藝體系,首個橘醋發酵菌種選育,全國唯一用橘汁釀造橘醋原漿系列、陳皮料酒系列產品,在全國首先實現柑橘全果利用。
“2012年以來,我市突出柑橘全產業鏈發展,從重生產向重加工、重營銷轉變,穩定現有規模,調優品種結構,引進培育主體,加強品牌培育和產業融合發展,投入財政資金超過兩億元,扶持市場主體發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并全力補鏈強鏈延鏈,不斷推動我市從柑橘大市向柑橘強市轉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緒品表示。( 王富亮 通訊員 胡煒佳 張希杰 )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