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 記者 王富亮 ) 近日,周口市淮陽區委書記張建黨一行到曹河鄉調研鄉鎮企業發展工作,其中周口齊恒實業有限公司所經營的裝配式建筑引起記者極大興趣。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建筑業的建造方式正在悄然改變,裝配式建筑也應運而生。
據周口齊恒實業有限公司法人齊艷霞介紹:“裝配式建筑是實現建筑產品節能、環保、全周期價值最大化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大幅度規避了建筑廢棄物出現,全生命周期或降低碳排放超過40%,節能減排優勢非常明顯,在帶來經濟效益、成本節約的同時,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成為節能減排過程中的重要措施。而且相對于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的優勢不僅僅是如此。比如,在建筑品質方面,工業化生產部品部件加上獨特的施工方式,能形成一套規范化體系,對人工的依賴性不高,能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建筑出現的裂縫、滲水等質量通病,提高建筑品質;在施工工期方面,裝配式建筑的大部分構件均在工廠完成,水電安裝與主體安裝可同步進行,整體交付工期比傳統建筑少20%左右;此外,裝配式建筑還有可承受荷載高、防火保溫效果好等優勢。”
相關資料顯示,近年來,建筑有關建材的生產及運輸、建造、拆除、運行等各階段產生的建筑廢棄物,即建筑碳排放量,已成為繼工業和交通后耗能最大、碳排放最多的行業,并呈現遞增的趨勢。裝配式建筑不僅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鑒于此,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利好政策為裝配式建筑奠基鋪路。
在國家層面,2005-2019年間,全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由9.34億噸標準煤上升到22.33億噸,擴大2.4倍,年均增長6.3%。碳排放方面,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由22.34億噸二氧化碳上升到49.97億噸,擴大2.24倍,年均增長5.92%。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應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推進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
在地方,周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教育體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公積金中心、公路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實施方案》即周建〔2021〕122 號文,大力推進我市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并明確在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立項、土地劃撥、設計文件及審查、建筑施工許可等流程方面給予強有力的優惠政策支持。且要求從印發周建〔2021〕122 號文之日起,周口市全市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不低于25%,以后逐年遞增5個百分點,到 2025 年底不得低于 40%。政府投資或主導的項目應率先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工業建筑項目應優先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或單體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商業、辦公等公共建筑項目,應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建設;鼓勵村鎮房屋推廣裝配式鋼結構農房。各縣(市、區)年度內需按照比例完成任務,確保圓滿完成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目標。
當然,裝配式建筑目前雖受社會關注,但河南省的裝配式建筑市場“前行”之路并不平坦。一來由于該項建造方式在省內起步較晚,完全被市場接受仍需要時間;二來建筑(包括施工)部分企業認識不夠,為追求短期效益而選擇造價相對低的傳統工藝。鑒于此,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應出臺相關配套文件,進一步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在區域內快速發展,進而形成規模化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引導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完整“產-學-研”創新鏈,并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持續為裝配式建筑領域儲備大量設計、管理和操作型人才;另外就是走出去學習兄弟省市先進工藝,實現建造全過程浪費的最小化、產品質量的精品化、用戶價值的最大化。
作為裝配式建筑的先行企業,周口齊恒實業有限公司產品均采用最新的冷壓輕鋼結構以及各類輕型材料組合房屋的各個部分,具備卓越的節能減排、保溫、隔音、防火防蟲、抗震、防潮等功能,可用于中式、歐式等不同建筑風格,無論是商場或是辦公均可使用。齊艷霞表示,盡管目前裝配式建筑的前行之路多有坎坷,但公司將會不斷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進行總結、提煉、升華,形成相應成果,沉淀優秀技術,努力在裝配式建筑浪潮中迎難而上,勇立潮頭。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