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21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提出,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
規劃主要涵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等領域的公共服務。
據介紹,規劃是“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促進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規劃期為2021~2025年。
規劃提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公共服務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條件深刻變化,進一步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持續改善,教育扶貧、健康扶貧、農村危房改造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公租房保障能力增強,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幫助和支持2568萬貧困人口、3500多萬邊緣貧困群體住上安全住房,農村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得到歷史性解決。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體系,幫助2億多城鎮困難群眾改善了住房條件。
規劃明確,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方面,要做好城鎮住房和收入困難家庭公租房保障,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并舉,合理確定實物公租房保有量,對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依申請應保盡保。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嚴格把好棚戶區改造范圍和標準,科學確定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重點改造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工程進度和回遷安置。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做到應保盡保。
同時,要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在推動重點領域非基本公共服務擴容方面,要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以中小戶型為主,供應范圍以面向戶籍人口為主,逐步擴大到常住人口。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多措并舉促進單位依法繳存,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租購并舉保障繳存人基本住房需求。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