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樂享公租房。老齡工作事關億萬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截至目前,重慶公租房已累計保障住房困難群眾55.2萬戶、140余萬人,其中,居住在21個市級公租房小區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7.8萬人。
為提升公租房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領導下,重慶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通過公租房養老服務促進計劃的實施,逐步確保公租房里的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愛。
社區養老食堂有溫度
1月17日,記者來到重慶城南家園公租房中一路社區食堂。走進社區食堂,古香古色、明亮優雅的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尊老愛老、老人優先”“養老不離家、不離親、不離群”等愛心標語和“微心愿”墻上對小區老年人的祝福,讓人心生暖意。整個食堂面積270多平方米,可供150人同時用餐,配置有標準化廚房、取餐區、愛心敬老用餐區等,還合理進行了防滑地面、地面引導標識等適老化改造。
中午12點,十余個冒著香氣的保溫盤一字排開,放置著各種各樣的菜肴,搭配合理,營養豐富。社區老人僅需10元,就可吃到2葷1素1湯的套餐。64歲的劉昌華老人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菜肴,一邊吃飯,一邊與鄰居聊天,很是愜意。“在家門口就能吃到熱乎乎的可口飯菜,很開心。”劉昌華說。
養老服務中心有廣度
70多歲的老人羅開芬住在重慶沙坪壩區豐文街道學府悅園公租房小區,前段時間生病住院,出院后需要專業康復護理,子女便將她送到了有專業護理條件的公租房養老服務中心。在專業護理人員的護理下,現在老人身體逐漸恢復。羅開芬說:“住在公租房養老服務中心很方便,服務很周全。”
據了解,沙坪壩區學府悅園公租房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是重慶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為學府悅園公租房居民和附近居民提供食、住、娛、醫、養、護一站式養老服務,同時連接兩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實施“一中心帶多站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養老服務鏈條化。老人既可以全天居住在養老中心內,享受24小時專業照料,也可以在家居住,“點菜式”享受家政助潔、生活照顧、助餐送餐、醫療服務、代購跑腿、上門理發等照料服務。
在渝北區空港佳園公租房社區養老服務站,陳昌明老人正在社區養老服務站工作人員的協助下進行手指功能訓練,這是他最近和老友們常來“打卡”的項目。“以前真不敢想,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這么好的養老和醫療健康服務。”陳昌明說。
聚焦老年人對醫療保健的需求,養老服務站配置了健康風險評估系統。老人做完健康體檢后,便可量身定制健康管理方案。身體健康的老人,可在社區參加日常鍛煉,定制健康食譜;患慢性病的老人可參加社區的特色康復,包含心腦血管疾病管理與康復、糖尿病管理與康復、骨關節疾病管理與康復、神經功能失調康復等服務。養老服務站日均服務老人200余人次,各項服務深受社區老年人喜愛。
記者了解到,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民政局、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公租房小區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高水平建設養老服務陣地鏈條,通過項目化、清單化方式推動屬地鎮街在按6‰~10‰比例配建的公租房集中式功能用房中,采取改建、租賃等方式打造“一小區、一中心、多站點”公租房養老服務設施陣地鏈條。目前,21個市級公租房小區建成養老服務中心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26個,養老服務設施陣地實現公租房全覆蓋,基本形成機構帶中心、中心帶站點的鏈條體系和“一刻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發展態勢逐步形成。
養老服務模式有厚度
“肖爺爺,您在家嗎?一會兒我們來看您。”新大正城南家園公租房物業服務中心管理員許安玲給城南家園公租房小區3單元的獨居老人肖萬成打電話時說。臨近春節,許安玲準備上門給肖萬成收拾房間,順便問問他還有什么需要幫助。在旁人看來,許安玲和肖萬成非親非故,卻親如一家。許安玲是物業服務中心組建的黨員幫扶隊伍中的一員。自2017年以來,城南家園公租房房管中心和物業服務企業開展針對獨居老人的“幸福來敲門”項目,組建了由22名黨員組成的黨員幫扶隊伍,開展一系列幫扶活動。
2021年,新大正物業工會投入愛心基金4萬元,助力城南家園公租房“幸福來敲門”公益項目,并聯合重慶市慈善總會、重慶陽光助老等社會組織進一步深化品牌建設,建立明細臺賬、招募志愿者、成立工作站,組織志愿者開展電話拜訪、上門慰問等系列關愛行動,組織老人召開“集體生日會”、節日座談會、茶話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幸福來敲門”愛老助老活動做實、做細。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重慶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創建了“情暖夕陽”品牌項目,要求公租房物業服務企業對獨居老人及70歲以上老人開展入戶信息核對,一戶一檔,進行常態化管理和針對性服務。在今年的“情暖夕陽”品牌建設中,還要求各小區物業服務企業以保安、保潔、保綠以及保修等物業服務人員為主體,加強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提升養老服務能力,為小區有需求的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獨居等生活困難的老年群體,提供助行、助餐、助潔、助急、助浴、助醫等居家養老服務。
建設“慈孝文化”有力度
民心佳園公租房“劉孃孃愛心廚房”項目致力于為小區空巢老人提供助餐服務,為八旬董婆婆燉熱雞湯、給七旬潘婆婆做藕圓子,用送餐聯絡鄰里感情,溫暖空巢老人。康莊美地公租房“報春暉”項目每月“免費服務日”為小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理發和房間打掃服務,已服務老人1200人次。空港佳園公租房“智慧養老項目”通過智能手機、一鍵求救緊急按鈕等多種智能設備,構建“老人(老人子女)—網格員—網格長—監督員—街道”應急健康服務體系,為老人提供居家安全管理及主動健康管理服務。云篆山水公租房“慈孝社區”項目,開展一周一講座、一月一宣傳、一季一評比、一節一活動、一年一展示“五個一”活動,讓新時代的慈孝文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據重慶市公共租賃房管理局社區協調處處長韋勇介紹,除了完善各項養老服務項目,重慶公租房社區還非常重視慈孝文化的建設。
重慶市在公租房小區積極推進“慈孝文化”建設,引導各公租房小區圍繞“問慈孝之需、秀慈孝之風、展慈孝之美、普慈孝之韻、傳慈孝之情”五個方面,通過文化活動、慈孝課堂、慈孝故事等形式開展家庭敬老教育,讓新時代的慈孝文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構建公租房和諧養老幸福圈。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