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贛鄱大地,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座座公園綠意盎然,一個個秀美鄉村映入眼簾,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縣城、圩鎮等結構合理的城鎮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新型城鎮化正讓城鄉綻放出新的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我省城鄉建設發生巨變的十年。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我省持續治頑疾、補短板,加快強功能、提品質,城鄉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功能與品質不斷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全省城鎮化率由2011年的45.7%提高到2021年的61.46%。城市建成區綠地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在全國均名列前茅。新增城鎮道路7000余公里,新增公共供水管網3萬余公里、新增供氣管網約2.3萬公里,新增城鎮污水管網1.6萬余公里,建成綜合管廊約132公里。
住房乃民生之要、民生之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一項項住房保障舉措在一磚一瓦中落地見效。
近日,記者走進中鐵建設集團中南公司南昌南蓮路棚改項目部工地,這個南昌市最大棚改安置房民生工程,正在進行竣工驗收。
“高層視野開闊,新房戶型結構很不錯,小區環境和設施也很棒,我們很滿意。”從低矮老舊、環境臟亂的城中村,到整潔美觀、配套齊全的高層住宅,即將搬進新居的楊曉英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預計最遲11月,5300多戶居民可陸續回遷。”中鐵建設集團中南公司江西第二黨支部書記趙寧介紹,該項目包括34棟住宅、2棟高層商業樓、2棟幼兒園用房、12棟臨街商業及配套樓,設有綠化景觀帶、游步道、休閑娛樂場所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由41.5平方米提高到50.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由51.8平方米提高到63平方米,住房水平明顯提高。截至2022年6月底,我省新建公共租賃住房52.93萬套,每年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0萬戶左右。開工(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26萬套(間)。累計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194.8萬套,幫助約500萬群眾“出棚進樓”。
在南昌市政遠大建筑工業有限公司的裝配式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造型各異的新型混凝土構件產品。這條全自動化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線,是目前國內較先進的流水生產線,實現生產全過程信息化控制,自動化程度高。有了這條生產線,原先在建筑工地上的高噪聲、高污染的作業,全部可以搬進廠房里,蓋房子所需的零部件就能放在流水線上進行標準化生產。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建筑業總產值59680億元,年均增速16.64%。建筑業獲魯班獎18項、杜鵑花獎144項。建筑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8%左右,從業人口近200萬人。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快速發展,建成綠色建筑面積突破2億平方米。
這十年,我省住房保障網越織越廣、越織越密,老百姓心中是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徐黎明)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