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的紅塔山下,曾締造了民族工業崛起的奇跡。今天,玉溪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在這片大地上書寫出一段關于鋰的時代傳奇。
半年時間,玉溪市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上先后布局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及電池等生產項目,形成一條完整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
玉溪市作為全國全省重要的鋰、鎳、磷、鐵等資源富集地區,資源齊備度、厚積度首屈一指。今年2月16日,在省委書記王寧、省長王予波的見證下,玉溪市政府與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上市企業簽訂鋰電池及配套合作協議,致力于打造千億級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集群。
領軍企業的帶動性和牽引力迅速顯現。目前,包含4家上市企業在內,玉溪市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已簽約8戶企業,其中7戶屬于行業領軍企業或“隱形冠軍”。已開工6個項目,按2年期建成投產、達產,預計產值達984億元。
全鏈舞動,瞄準千億。一個總產值超過卷煙工業的產業正在滇中腹地崛起,玉溪,正大踏步邁向“鋰時代”。
這是一個關于鋰的故事
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項目緣何花落玉溪?這個故事得從鋰說起。
鋰因存電量大、回收率高、環境友好,在可充電電池領域的應用達70%以上,分為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鋰電池、主要應用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消費鋰電池,以及主要應用于電網儲能和基站備用電源等領域的儲能鋰電池三大類。
“雙碳”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呈爆發式增長,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而電子產品的發展也極為迅猛。
在這個風口上,我國新能源鋰電池領域的頭部企業、領軍企業加大了產能布局、項目建設和研發力度,“有鋰走遍天下、走遍天下找鋰”成為行業共識。
我省迅速入局,多個州(市)都在引進項目,因為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這條新賽道上,云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大量調研、精細分析,玉溪市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專班主要負責人認為,新能源電池是一個高耗能、低能耗強度的產業,云南電價較低,具有市場競爭力;同時,隨著全球環保意識增強,未來出口到歐美等市場的鋰電池,將會進行碳足跡的追蹤。也就是說,生產鋰電池及材料用的電應是清潔能源,否則會被限制出口或者增收高額關稅。云南水電、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的占比已達到85%以上,獨具優勢。
在這關鍵機遇期,滇中腹地玉溪發現了世界級鋰礦。經探明,玉溪鐵、銅、磷、鎳、鋰等礦產資源豐富,鎳礦儲量約53萬噸、居全國第二,鐵礦儲量約6.6億噸、居全省第一,磷礦儲量約5.45億噸、居全省第二,同時還有大量的黏土型鋰礦資源。
天時有了,地利有了,如何用好鋰資源,講好鋰故事?
用市場的眼光看產業,用未來的眼光看現在。玉溪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敏銳性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敢闖敢試、敢于擔當,堅決摒棄礦產資源開采的傳統做法,用一種全新的思維來布好這一局——以資源換產業,堅持資源開發利用與產業鏈項目建設雙輪驅動、互為關聯、同步實施。哪怕沒有人才隊伍、沒有研發技術、沒有產業基礎,也要在這片土地上造出一個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這個想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及省級相關部門的認可和支持。
這是一次配置行政資源的大膽探索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去年以來,玉溪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突破工業、下大力氣培育全產業鏈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玉溪之變”,探索推進全新的行政資源配置模式——組建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全市以機制創新為驅動,大抓產業、主抓工業、狠抓制造業,組建10個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并開展全閉環、實體化運行,致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加快推動制造業產業做優做大做強。
“上游,是鋰礦、磷礦、鎳礦、錳礦及磷酸鋰等;中游,是正極材料的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負極材料的硅碳和石墨,以及電解液、銅箔、隔膜等;下游,是從鋰電池、鋰電池模組到3C電池領域、動力電池領域及高端儲能電池領域,以及回收、綜合利用等。”日前,走進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專班辦公區域,一張產業鏈譜圖完整、清晰地分布著上中下游產品,任何一位工作人員都對鏈上各個領軍企業的技術力量、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以及可供地情況了如指掌。
肩負使命的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專班自組建之日起,就深入一線、摸清家底、理清鏈條,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研究路徑和方向,整合資源和力量,做好產業謀劃、項目策劃、招商計劃,繪出上中下游企業“招商地圖”,開展“鏈”式招商,精準招商。
在這里,“全產業鏈發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產業融合的系統思維,一種問需于企的專業服務,“縱隊作戰、鏈式發展”抓產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顯現。“我們的項目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選址、落地、設計、開工,離不開玉溪市全面落實要素保障、暢通辦事渠道,讓企業感受到誠心的態度、專業化的服務和優質的營商環境。”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邊輝說。日前,河北坤天二期8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開工,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
專班運行半年多來,逐步促進產業上中下游整體配套、大中小企業密切協作、產供銷一體聯動。“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學習和歷練,全產業鏈專班的人員都有了鏈式格局,懂得用政策形勢、產業視角、市場思維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助力產業發展走出新路子、打開新局面,重塑新優勢。”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專班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事實上,以資源換產業的想法,就是在全產業鏈的思維下萌發的。同時,為推動企業加快鏈上項目布局,玉溪市以“一園多區、分類聚集”規劃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助力企業強勢崛起。到2025年,新能源電池“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將成為玉溪新的經濟增長極。
這是一場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檢驗
項目批量上馬,產值直抵千億,得益于玉溪市委、市政府把全產業鏈項目的推進當作“從紅塔煙草時代向鋰電池時代轉變”的重大歷史機遇來把握,當作全市黨員干部在產業一線來一場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行動來抓實,精細化統籌、高效率推進。
5方協議簽訂后,玉溪市委書記王力率隊赴廣東、浙江等地,對已簽訂合同的億緯鋰能、恩捷股份、華友控股等進行回訪并深入洽談,進一步了解項目生產能耗、選址和用地需求等,真心實意服務企業,加快推動項目進展。
“‘雙碳’背景下,鋰電池產業猶如一條新賽道,各地已呈現出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奔跑態勢。上了賽道,我們就要增強緊迫感,抓住窗口期,用好機遇期,跑出加速度。”王力說,最好的要素保障,就是一流的營商環境,全市上下在要素保障中錘煉干部作風、提升工作能力,以最快速度讓最好項目獲得最優資源,因為玉溪的發展拖不得、等不得,錯過黃金機遇就可能錯失一個時代。
為承接項目快速落地,全市把要素保障作為突破口,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圍繞資金、土地、林地、規劃、審批等保障重點,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模式,全力為項目建設提供一流服務、創造一流環境,實現開工即滿弓、推進無障礙,創造一個個項目落地“加速度”。比如,恩捷股份隔膜生產項目從洽談到簽約暨開工僅用了41天;山東豐元20萬噸鋰電池高能正極材料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23天,70天就實現開工建設……
“在產業鏈專班專業、周到、高效的服務下,我們也成為全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未來可期。”云南燁陽新能源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玉溪本土企業,扎根磷化工行業26年,近年來一直在尋求轉型升級路徑。項目籌建負責人錢宏介紹,在得知全市組建了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專班,公司也想搭上這趟快車,謀求新出路。令燁陽公司上下沒想到的是,專班第一時間幫助對接、牽線、搭橋,讓企業和中南大學迅速達成了產學研深度合作。3月29日,燁陽年產15萬噸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開工。
“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沒想到,我們的年產值也有超200億元的一天。”如今,許多和燁陽之前一樣沒想到的事,正在玉溪大地逐一變成現實。(原載于2022年7月18日《云南日報》第一版 云南日報記者 浦美玲)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