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凝聚。不同的建筑風格及特色,傳遞出不同的文化底蘊及精神價值。無論是雕梁畫棟還是飛檐斗拱,每一座古建筑都訴說著屬于自己的“故事”。將古建筑的保護與傳承進行到底,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增光添彩,是云南含輝古建園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含輝”)的初心和使命。
云南含輝始建于1998年,目前已具備文物保護工程施工貳級、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貳級,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乙級,建筑工程施工及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叁級,建筑工程及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專業承包貳級等資質,并于2013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禾登村楊家祠堂修繕工程
公司以中國古建筑、文物保護建筑、古典園林和傳統民居工程的勘察設計、修繕施工、遷移保護及復原重建為主營業務,先后承擔過昆明陽宗海禾登村楊家祠堂修繕工程、騰沖文廟欞星門、云縣云覺寺大殿修繕等多項國家級、省級、州市級、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勘察設計、修繕施工、遷移保護、復原重建工作,并獲得文物界專家和業主單位的一致好評。其中,2015年路南州文廟文昌宮修繕工程被評為優良工程;2016年石林縣文筆塔修繕工程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私立官光德小學舊址修繕工程被評為優良工程;2017年,石屏縣為民巷16號民居(朱家花園)、25號民居修繕工程”被評為優良項目,昆明市飛虎隊紀念館修繕工程被評為優質工程。
宜良文廟設計項目
石屏縣為民巷16號民居(朱家花園)、25號民居修繕工程
云南省省級保護單位望江樓遷移保護工程是云南含輝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該項目需后移約49米至67米,在場地高程1308.662米至1311.95米范圍內進行復原保護,屬于文物保護工程中最復雜的遷移保護。最大的難點在于原址拆除前需對每一個文物構件編號,并對可用構件進行保護性拆除,且新址重建時需認真細致地對每一個編號構件歸案,既費時又費力。
為高質量推進望江樓的拆卸與遷移,公司堅持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清理場地、構件編號、拆卸包裝、運輸、存放保管等工序,均由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專人負責,對每道工序、每個構件和構造做法都能做到心中有數。細致的分工、協調的合作、嚴謹的作風,促使公司扎實有序地推進項目各項拆除及運輸工作。
“保持原真性是文物修復的首要原則。”公司董事長楊俊認為,文物修復要符合文物的時代和本原。在形式上,要堅持“修舊如舊”,與原來的文化風貌保持一致,不能肆意修改;在技術上,要注重時代發展,體現那個年代的工藝水平;在內容上,要堅持“文化基因”,尊重那個時代的審美取向。在整個復原過程中,云南含輝嚴格遵循相關法規及標準,按遷移及復原重建施工圖設計,盡可能地保留建筑物本體的原構件,若原有構件經檢測達到相關規范及設計要求的則繼續使用,不能繼續使用的則按原狀更換和補配,最大限度保持原建筑的原狀風貌及特色。按照這一原則,公司高質高效地完成了望江樓整體復原重建工程。
如今的望江樓既改變了過去瓦頂滲漏、木基層糟朽等殘破不堪的面貌,又留存了其原狀風貌及特色,極大地保護并傳承了文物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底蘊,為各地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的古建筑保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大理云龍縣望江樓
建筑是無聲的畫,是會歌的詩,是凝固的音樂。在堅持走修繕與保護古建筑、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路上,云南含輝正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以品質鑄就品牌,志在成為一個立足云南、著眼全國,走向全球的中華傳統文物產業公司,最大限度地保存古建筑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保留自然留下的歷史烙印,勇擔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政治責任和時代使命。(通訊員 曾卿 李洪燕)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