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背馬馱取水到實現“飲水不愁”;從農業用水“靠天吃飯”到灌溉渠系四通八達,一項項興水利民務實舉措,一次次水利保障攻堅行動,一根根水管鋪設搭建,一股股清泉進村入戶……近年來,怒江水利部門始終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按照鞏固提升安全飲水和水生態保護要求,切實把水利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基礎性和全局性工作,出實招、補短板、強弱項,促進鄉村振興、鞏固提升脫貧安全飲水質量和成果,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水利保障基礎,實現了全州水利高質量發展。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近日,記者走進瀘水市上江鎮付壩村百花嶺小組,隨處可見每家每戶都裝上了智能水表,用上了安全、衛生、健康的自來水。為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瀘水市水利局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實施了百花嶺飲水安全工程,該項目的建設讓廣大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百花嶺飲水安全工程于2005年4月20日開工,于當年7月20日竣工,歷時90天,主要建設有取水池1個、蓄水池1個,管線架設14880m、支砌方149.84 m³、土石方開挖426.69m³,項目總投資514362.33元。為了有效改善飲水水質,減少疾病的傳播,滿足旅游特色小鎮建設的用水需求,瀘水市水利局根據百花嶺小組的實際情況,將其列為2017年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項目,投資38.3萬元,項目實施后,飲水已達到“水量保證、水質達標”的要求。隨著人口的增加,用水量的增多,在2022年百花嶺小組新建一體化凈水設備(8m³/h)1座,設備房1座,蓄水池(100m³)1座等,項目總投資54.46萬元,共計解決69戶,350人的用水問題。
“2005年以前,我們用水都要去外面挑溝里的水,現在自來水管拉到家里,每家都有自來水了,我們用水很方便,感謝黨和政府。”百花嶺小組村民李文新說自來水引入家里以后蓋房子用水很便捷,水量也比以前增加了,在家里也可以洗衣服了,現在村子的環境衛生大有改善,他相信以后更干凈美麗。
為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制度及規范農村供水水價及水費收繳工作,保障工程良性運行,充分發揮項目點實現可持續利用以及完善建后管理工作,瀘水市水利局出臺了相關文件,督導付壩村強化管護,提高供水服務水平。付壩村迅速成立了用水戶協會,建立了相關規章制度,確定了管理人員,建立了水質檢臺賬,建立了水費收繳制度并對水價進行了核定。用水戶協會得到了市水利局和市民政局的正式批復并正式運行,后續管理得到了有效的管理機制保障。
“在上級的關心和用水戶協會的共同努力下,付壩村已實現了一戶一表管理,村民自覺維護供水設施,自覺交納水費,保障了百花嶺飲水工程的正常運行,徹底解決了我們村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和后期管理問題。”付壩村監督委員會主任喬金華說。
百花嶺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只是怒江州水利局水利建設的一個縮影,回望“十三五”,怒江州水利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怒江州水利局共投入7.18億元飲水安全建設資金,實施1697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供水水源工程67件,解決了46.54萬人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水利扶貧事業實現新跨越、新發展;完成水利水電投資34.75億元,實施了保障產業扶貧、民生改善、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的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穩步推進蘭坪縣黃木水庫、福貢縣布拉底水庫等重點水源工程,為怒江解決當前之需和未來發展積極謀劃了一批民生水利工程項目;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完善防汛抗旱預案體系,積極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確保水利設施安全度汛;全力推進水資源保護、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執法監管等河湖長制“六大任務”,河湖管理成效明顯。
據悉,怒江州人民政府已經印發了《怒江州“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規劃涉及有5大類項目,245件工程,概算總投資340.9億元。其中防洪提升工程108件,總投資82.8億元;供水保障能力建設工程61件,總投資159.4億元;水生態建設工程53件項目,總投資88.9億元;水利信息化項目23件,總投資9.8億元;儲備項目3件,目前規劃內項目都在有序推進。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