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燈折射出和諧社會的大民生,路燈照明不僅能保障群眾安全出行,更彰顯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懷。記者日前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為深入開展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提升實體化運行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實施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提升市政“光亮工程”,將于年內完成主城區70條“有路無燈、有燈不亮”道路的補建整改工作。
30條道路已完成補建整改
按照《昆明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提升實體化運行工作方案》要求,市城市管理局會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擬定《昆明市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提升市政“光亮工程”實體化提升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職責。
“自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提升實體化運行工作開展以來,市城市管理局要求市照明控制中心及各縣(市)區管養單位加強巡查及維護工作,截至11月9日,共修復不亮路燈530余盞,處理控制柜、電纜等各類故障30余起。接下來,市照明控制中心及各縣(市)區管養單位將加強已移交道路路燈的巡檢和維護工作,及時修復故障路燈,確保滿足市民對道路照明的需求。” 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主城區梳理上報的70條“有路無燈、有燈不亮”道路補建整改工作,現已完成30條道路亮燈,剩余40條將按道路清單逐一分析,排出工期進度,明確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確保12月20日前實現亮燈,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背街小巷亮起來
近年來,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市民幸福生活指數,解決背街小巷因缺少路燈存在出行不便、治安隱患等問題,市城市管理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動等,在每年年初擬定照明提質增效工作方案,以補齊城市功能照明短板、提升照明品質為目標,開展“有路無燈、有燈不亮”道路補建整治,提高城市功能照明覆蓋率和有效性。
在實施過程中,市城市管理局要求各縣(市)區結合道路實際情況和照明需求、環境特點,采用壁燈、吊燈、庭院燈等易安裝、易維護的截光型燈具,在提升照明效果的同時,避免眩光對住戶的影響。經過近幾年的改造,昆明城區背街小巷夜間照明水平進一步提高,車輛行駛速度適度提升,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將繼續組織各縣(市)區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對全市范圍內背街小巷的道路照明設施開展排查,摸清底數,常態化開展“有燈不亮、有路無燈”道路補建整治工作,同時按照“邊發現問題邊整治”的原則,進一步健全全市路燈照明監督管理長效機制,爭取全面消除城市暗區。(昆明日報 記者孫瀟)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