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業務處于建筑產業鏈上游,是工程項目的起點,也決定了工程規模和成本投入。同時,設計業務作為整個項目的數據來源,也連接著施工方、生產方等各參與方,是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設計企業系統性數字化轉型對整個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企業如何通過數字化建設發揮設計的實際價值就顯得尤為關鍵。
12月14日,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聯達”)《數字建筑大講堂》“系統性數字化重塑企業掌控力與拓展力”系列講座第五期(下)直播活動成功舉辦。
本期大講堂以“數字設計賦能設計企業新發展”為主題,聚焦市政設計領域數字化轉型實踐,邀請到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蘇交科”)副總裁馬健飚,廣聯達市政產品部路橋隧產品總監高書克,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青島市政院”)總工魯洪強,分別從建筑行業市政設計理念、方案、案例實踐等維度闡述設計數字化轉型的現狀、需求及趨勢進行了精彩分享。
蘇交科副總裁馬健飚在《市政設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主題講座中,圍繞市政設計行業特點和趨勢、市政設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及蘇交科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從宏觀的產業革命到中觀的數字經濟再到微觀的跨界顛覆進行了精彩分享。
馬健飚認為,新基建就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市政行業是新基建的主要載體之一,市政行業設計具有參與專業多、建設周期短、精細化要求高等特點,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將驅動市政行業設計價值最大化。馬健飚表示,市政工程數字化轉型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在數據底座層面,主要通過協同設計平臺、高效的全專業設計軟件實現實時高效的全設計數據采集,疊加施工層數據、運維層數據,進而在BIM+GIS基礎上打造以同源數據庫作為底層支撐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底座。在平臺研發層面,主要在數據底座基礎上,通過應用BIM、CIM、VR、MR等新技術實現數字化交付及實時可視化虛擬現實演示;通過平臺級研發驅動建設管理平臺、運維管理平臺、智慧公路、智慧城市、智慧園等數字化業務創新發展。
廣聯達市政產品部路橋隧產品總監高書克,以《自主BIM平臺路橋隧一體化設計軟件介紹》為主題,從研發背景、總體架構、軟件介紹、發展規劃四個方面詳細分享了國外道路BIM設計軟件在國內應用的困境和導致此問題的產品層面的根因,同時給出了數字化轉型的破局之道。
高書克談到,國內道路設計軟件二十多年來一直以CAD二開為主,未能突破CAD+3D展示的模式,同時針對國內道路情況,國外道路BIM設計軟件也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所以讓中國設計師使用適合自己的設計平臺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介紹,時至今日,廣聯達依靠自主、可控、安全的核心技術,已經自主研發出如BIM5D、BIMMAKE、BIMFace等多種經過市場迭代驗證過的圖形自主平臺,涵蓋了設計、施工、運維三個維度,以生態開放的態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其中,數維道路設計軟件就是基于廣聯達國產BIM圖形平臺GDMP和參數化建模技術,為路橋隧設計師或BIM工程師全新打造的聚焦于路橋隧從方案到施工圖設計的符合國內設計習慣與規范標準的BIM專業化設計軟件,提供包括工程管理、地形設計、道路設計、橋梁設計、隧道設計等在內的多種能力,實現設計業務的高質、高效發展。未來,廣聯達將通過方案施工圖一體化設計、市政多專業一體化協同、全周期數據一體化打通等實現數字市政設計的一體化。
青島市政院總工魯洪強在《青島市政院數字化轉型探索與實踐》主題分享中,通過對企業的定位與架構、具體探索與實踐、成果轉化與效益、應用總結與展望的詳細分析,分享了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逐步推進系統性數字化轉型的探索。
魯洪強認為,數字化發展方向是以BIM技術為基礎,以業務需求為核心,圍繞工程項目進行全專業的BIM咨詢、設計,以重點項目為依托,推動各類項目進行全過程BIM技術的應用。在具體探索與實踐中,針對總體業務及道路交通專業進行了以三維設計、設計評價、碰撞檢查等為重點的BIM應用探索,在軟件選擇上先后經歷了從UC-win/Road等軟件到廣聯達路易的過渡,逐步實現了多軟件、多專業的融合、平臺信息化、數據化的集成共享;同時基于傾斜攝影,實現現狀與規劃的融合。在成果轉化與效益方面,青島市政院在城市道路、軌道交通、橋梁、綜合管廊、地下空間、污水處理廠等領域開展多方面的BIM技術應用,項目團隊組累積建立橋梁、道路 、交通、景觀、管線、路燈等各專業的族庫,大大提升了項目建模的效率及精度。“BIM的數據價值體現在工程建設的全生命周期中。”魯洪強介紹,青島市政院未來將根據市場需求,加強模型信息的共享、模型數據在施工和運維管理方向的延伸,完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BIM技術應用;同時將重點建設數字化項目管理平臺,滿足項目建設階段管理需求的同時,通過對建設數據的“清洗”和運維數據的“切換”接入,實現規劃設計-建設-運維數據的一體化交接,進而實現“數字孿生”。
《數字建筑大講堂》將繼續聚焦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難關痛”,與行業專家共探數字化轉型新范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