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施工企業中設計團隊的一員,冷宏森在工作中注重設計與施工相結合,始終把為施工服務,為項目創效放在第一位。目前擔任中建筑港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設計咨詢服務中心負責人,負責設計研究院設計管理和設計優化工作,致力于為集團公司重大重點項目的深化設計、設計優化和工程設計提供服務,在設計優化和技術攻關等方面為項目提供全方位的技術保障,提升項目和企業效益。
腳踏實地,專業技術扎實
冷宏森從事水運工程設計管理和設計優化工作12年,專業技術扎實,思想素質過硬,陸續取得了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土木工程師(港口航道)等執業資格,先后獲得中國水運建設行業協會水運交通優秀設計等多項榮譽,取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相關成果在項目中應用廣泛,創效顯著。
注重交流,團隊共同提升
冷宏森建立了設計研究院與施工項目一對一專人聯絡機制,對施工項目實現專人專項服務,為共同優化創效打下了堅實基礎。
面對EPC這一新興項目建設模式,冷宏森組織召開了中建筑港首屆EPC專題交流會,組織公司各單位120余人參與交流,總結分享了內部EPC項目管理創效經驗,使各單位在EPC項目的管理模式、方式方法上做到了取長補短、互通有無,提升了公司整體的EPC項目管理水平。
針對施工項目部結構計算能力普遍偏弱的問題,冷宏森總結選取施工方案中常見的結構計算案例,組織編制了《典型結構案例設計計算手冊》,在集團內部發行,并通過視頻小講堂的方式對每個案例的計算原理、方法、內容、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講解,實現集團公司內部知識共享,提升了技術質量系統人員結構計算能力,促進了施工方案結構計算的準確性和標準化。
團結協作,創新創效顯著
冷宏森積極參與項目的策劃、專項方案的評審以及設計優化方案的審核工作。在冷宏森的組織下,中建筑港設計研究院設計團隊為集團公司施工項目年人均創效近100萬元。
在某船塢改造項目中,冷宏森參與項目策劃,打破傳統采用土圍堰止水形成干地施工條件的施工工藝,通過現場踏勘,創造性的提出利用現場廢舊塢門兩側增加鋼桁架的方案進行止水,并巧妙的設計了逐層換撐的工藝,實現了原支撐處混凝土的拆除,既節省了施工工期,又降低了工程造價,同時避免了對海域的占用。
在某高樁碼頭EPC項目中,冷宏森組織團隊對樁基方案進行專項優化,結合碼頭荷載和使用要求,精心設計,通過調整樁基的數量、直徑和布置形式,有效降低工程造價,圓滿完成了限額設計的任務。
在某重力式碼頭項目中,冷宏森根據碼頭平面布置方式,結合施工工藝和現場資源,將一段碼頭結構方案由沉箱結構優化為方塊結構,優化后的碼頭可兼供沉箱出運使用,節省了沉箱出運臨時碼頭工程費用,并縮短工期2個月。
立足崗位、初心不改,奮楫爭先、同舟共贏,秉持“項目因設計院而增效、設計院因項目而增值”的信念,冷宏森在創新創效方面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