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清晨,隨著首列北京地鐵17號線列車發出,北京地鐵17號線北段(未來科學城北 - 工人體育場)正式開通運營,未來科學城東區正式進入地鐵出行時代,入駐企業員工和市民僅需30分鐘即可往返于未來科學城東區與首都中心城區之間。
地鐵的開通不僅有效地增強了未來科學城東區軌道交通服務能力,緩解了區域通勤壓力,為北京北部交通版圖補上一塊重要“拼圖”,同時也提升了未來科學城創新活力,為科技創新企業和優質人才入駐提供了便捷。
地鐵17號線,先進能源產業聚集地的“門戶樞紐”
北京地鐵17號線北段作為首都南北產業帶的“始發站”,是未來科學城通往“未來”的重要交通門戶,目前,市民乘客可乘坐地鐵17號線往返天通苑、太陽宮、三里屯等北京大型重點居民區和優質消費區,在太陽宮站換乘地鐵10號線貫穿全城,為未來科學城東區居民的“職住通勤”提供明顯地出行便利。
“以前到未來科學城東區,需要坐地鐵到天通苑,然后再打車或坐公交車過去,費時費力。現在地鐵開通,可以坐著地鐵直達未來科學城東區核心區了,并且從未來科學城北站到工體也就只需要半個多小時,不管是到這里工作還是生活出行都更加方便了。”作為最早一批入駐北京未來科學城的企業員工,張先生對今后北京未來科學城的發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現如今,地鐵17號線北段已正式開通,地鐵13號線改線建設工作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未來,改造后的地鐵13號線A線將實現東連回龍觀、西連海淀區、南連未來科學城生命谷,與中關村科學城的產業園區、高校實現產城、產學的快速連通。屆時,將有力支撐起北京國際科創產業“雙城記”。
十五載躍馬征程,未來科學城“未來已來”
2009年7月,北京未來科技城由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北京市政府共同啟動建設。2017年,隨著“未來科技城”更名為“未來科學城”,這片原本就極具戰略高度的土地,價值再一次實現躍升。2024新年伊始,隨著地鐵17號線的正式開通,眾多科技創新企業的涌入,讓這座全球領先地技術創新高地開啟了嶄新篇章。
未來科學城東區作為全國能源創新要素最富集的區域之一,已匯集15家中央企業下屬140余家分支機構及科技型企業,累計建成46個國家級和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集聚了近2萬名科研人才,組建了23個支持協同創新、服務科研人才的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了完善地科技研發、技術服務、成果轉化全周期創新鏈條。未來科學城西區也已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終端醫療的全產業鏈資源聚集。
企業總部理想巢,未來活力都市范本
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樞紐型主平臺,北京未來科學城正依托地鐵、高速、高鐵以及國際機場,打造一張連通東西,縱貫南北的多維產業聯絡網,實現與中關村、亦莊,國際國內主要科創城市的快速互聯。在北京城的靈魂和脊梁——中軸線北延長線上,一座聚集多元創新要素、適合企業筑巢、員工職住的未來活力都市正在快速形成。
目前,未來科學城東區商務樓宇已全面投入使用。毗鄰地鐵17號線的未來中心、未來公元盡享交通便利性,成為具有國際品質的商務辦公空間,共同營造出了宜居宜業、職住平衡的良好發展環境。
未來中心作為未來科學城打造的新一代“企業總部目的地”,依托未來科學城世界500強和頭部央企云集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沉淀,全面聚焦以先進能源、先進制造為主導的未來產業,大力發展能源互聯網、電子信息相關產業,目前已入駐中能國宏、西清能源、冀希能源、昆侖北斗、中稅網等數十家科技創新和行業龍頭企業。同時,未來中心交通也很便利,距離地鐵17號線未來科學城站500米,未來還將配備接駁車往返于地鐵站與未來中心之間,進一步提升入駐企業員工的通勤辦公體驗。
未來公元距地鐵17號線100米,緊鄰京北TOD綜合體保利大都匯,致力于打造成為集創意辦公、人文生態、科技住宅為一體的高端城市產業綜合體,重點培育醫療器械相關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一代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區,目前已入駐國藥器械、國藥新光、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等優質企業和機構。在其周邊,未來科學城精心筑造高標準、高品質高端智慧社區,滿足不同群體的都市居住需求,做到全天候守護安心生活,打造宜居宜業、職住平衡新格局。
目前,未來科學城已形成307萬㎡國際配套生活圈——高端醫療、品質教育、商務酒店、濱水公園等商業業態和公共服務配套齊全,為區域內人才、居民及在京外籍人員提供完善配套服務,構建了功能豐富地城市生活空間,大大縮短人才生活半徑。
在17號線正式通行的助力下,未來科學城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的建設將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一步步踏實求索,分階段將未來科學城打造為創新引領、綠色生態、充滿智慧人文的科學魅力之城。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