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
“碳市場的覆蓋范圍、行業及先后順序是碳市場建設的關鍵要素,市場主體交易的活躍度是碳市場能否發揮減排效果和作用的關鍵,這對防止碳泄漏,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實現公平減排,最終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建議,要堅持先立后破,逐步擴大碳市場的覆蓋范圍,積極鼓勵民間市場主體自愿交易。
曹仁賢表示,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化平臺。截至目前,全國碳市場總體運行平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非臨近履約期交易清淡,市場活躍度較低;石化、鋼鐵、有色、造紙、化工、建材等工業領域暫未被納入全國碳市場,大量的企業和排放未被納入履約考核;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市場暫未重啟,CCER存量不足;民間市場主體缺乏參與碳市場自愿交易的途徑,且可參與交易的品種、交易和管理制度不明確等。
“目前,我國碳市場已納入發電行業,覆蓋全國碳排放量約45%,但還有大量高耗能行業未被納入。建議盡早將水泥、鋼鐵和電解鋁等高能耗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并盡快明確其納入的時間節點及碳配額分配原則。”曹仁賢強調。
他表示,碳交易產品和交易方式的多樣化有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進而加快全國碳市場的市場化進程。
因此,他建議在現階段全國碳市場現貨交易的基礎上,借鑒國際碳市場經驗,進一步增加如碳遠期、碳期權、碳期貨等碳金融產品種類,并引入遠期交易、展期交易、掉期交易等更多交易方式。
而在積極鼓勵民間市場主體自愿交易方面,曹仁賢建議,鼓勵民間市場主體參與碳市場。開放非控排企業、機構及個人進入碳市場,并降低其入市門檻,通過市場化機制增強碳市場的覆蓋面和活躍度,并且盡快重啟CCER市場,加快落實自愿減排市場建設。根據不同類別新能源項目的市場存量,項目開發的額外性,甄選出一批符合碳市場交易需求、能穩定推進碳市場有序發展的自愿減排項目,并支持開發對應的方法學工具,積極推進新能源行業參與到碳市場中。盡快重啟CCER項目備案,發揮企業開展自愿減排項目的積極性。同時,建議政府牽頭制定全國及地方碳普惠體系相關管理辦法,加快民間碳普惠體系建設,記錄、量化中小微企業及個人參與低碳場景、踐行減排的行為。
作為新能源企業的掌門人,本次全國兩會曹仁賢還帶來了《關于支持燃料電池并網發電的建議》《關于適度支持水面光伏發展的建議》《關于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大型新能源項目開發的建議》。曹仁賢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突破12億千瓦時,裝機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能源結構調整和減碳效果逐步顯現。下一步,為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需要多措并舉,各個領域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張毅璞)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