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報告》)。
《預算報告》指出,2023年財政收支總體形勢依然嚴峻。收入方面,2023年國內經濟有望總體回升,加上2022年集中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后基數偏低,為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奠定了基礎。同時,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財政收入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繼續出臺一些必要的稅費支持政策也將減少財政收入規模。支出方面,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重點支出剛性增長,養老、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繼續加強保障。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基層“三保”能力,轉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
據了解,今年的預算安排和財政政策加大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的投入,積極支持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等重點領域;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更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硬化責任約束;完善資金直達機制,強化預算執行監控,確保花好、用對每一分財政資金。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受國內外復雜形勢影響,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疊加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財政收支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在此情況下,積極的財政政策應靠前集中發力、主動適時加力,穩住經濟大盤,兜牢民生底線。(任 海)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