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泥行業龍頭企業密集發布2022年財報,業績表現不佳、凈利潤大幅下滑成為普遍現象。龍頭企業的財報指出,去年行業的不景氣受到水泥需求下滑、原燃料價格高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業內觀點認為,盡管一系列措施壓減了水泥的部分產量,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性改變。
龍頭水泥企業業績普遍下滑
中國建材去年營收230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6.5%;歸母凈利潤為79.62億元,同比降幅51.2%;公司計劃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378元,共計31.88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建材基礎建材水泥、熟料、商混等產品銷量和售價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僅骨料銷量漲幅超兩成,但平均售價也下滑5.5%;在新材料分布,中國建材石膏板、玻璃纖維和防水卷材的銷量同比下降,風電葉片的銷量增長近三成,但平均售價下降25.3%;此外,公司鋰電池隔膜的銷量大漲超五成,售價與2021年相當;碳纖維銷量增長52.6%,平均售價增長11.5%。
財報表示,中國建材去年基礎建材分部的毛利下降超五成,主要原因是煤價上升以及水泥、商混和骨料的平均售價下降導致;新材料板塊也受到煤價上升及風電葉片售價下降和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影響,導致該板塊毛利率由2021年的27.8%下降至24.2%。
業績大幅下滑成為水泥行業上市公司的普遍現象。天山股份去年實現營收1325.8億元,同比下降22.03%;實現歸母凈利潤454.22億元,同比下降63.08%,計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7元(含稅)。
需求下滑和成本上漲是主因
天山水泥在財報中表示,去年水泥需求大幅下降,價格不斷下行,煤電價格同比上漲推高制造成本,毛利率同比下滑,效益同比大幅下降;商業混凝土量價齊跌,毛利率同比略降,效益同比下降,公司整體業績同比大幅下滑。
祁連山表示,去年受到房地產市場、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的沖擊,全國水泥市場需求大降,水泥產量降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低迷的水泥市場需求,使得全國水泥市場價格高臺跳水,全年水泥市場價格走勢頹勢盡顯。但原材料的價格卻從年初漲至年底,在水泥量價齊跌、成本高漲的雙重擠壓下,行業利潤下滑嚴重。祁連山稱,去年公司所屬區域市場需求下滑明顯,大宗原燃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導致成本控制壓力巨大,經營形勢極為復雜嚴峻。
2022年,全國水泥市場需求的低迷貫穿全年,呈現“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特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水泥產量21.3億噸,同比下降10.5%,為近十年以來的最低值。中國水泥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水泥行業利潤預計為680億元,同比下降約60%;利潤降幅較大的區域集中在廣西、廣東、長三角和西南等區域。
產能過剩局面未根本性改變
多家水泥企業在財報中都表示,水泥行業仍面臨著去產能、綠色轉型等多重挑戰。
根據中國水泥協會信息研究中心統計,預計2022年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為65%左右,比2021年下降10個百分點。華新水泥表示,盡管“錯峰生產常態化”以及其他措施會壓縮水泥供給,但需求下滑、產能過剩依舊是當前水泥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去產能仍然是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冀東水泥3月30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透露,目前公司除東北、內蒙古、冀北、晉北區域的市場未完全啟動外,其他區域市場需求已恢復;受限于市場資金情況,需求恢復較預期仍有差距,但較2021年及2022年同期有明顯提升。
冀東水泥在上述記錄表中表示,水泥行業屬產能過剩行業,底部還未真正到來。各地政府和發改部門不斷推動行業去產能工作,由政府主導實行采暖季錯峰及重污染天氣錯峰等措施消減了一部分產量。市場端,龍頭企業一方面積極響應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和錯峰生產政策;另一方面,也要引領行業積極推進整合,提高市場集中度,維護良好行業發展生態,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實現合理的利潤和產能的縮減。(彭強)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