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4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從數據來看,1—4月全國房地產市場無論是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還是開發商的銷售、到位資金,均呈現反彈,但投資端卻依然保持降幅擴大的趨勢,6.2%的同比跌幅,相較于上月的5.8%繼續擴大,開發商的投資熱情為何還不積極?
銷售、資金、景氣指數均向好
無論是銷售還是資金,樓市在4月數據維度都迎來了“上漲”。
銷售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3763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7%。商品房銷售額39750億元,增長8.8%,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1.8%。
從數據表現來看,1—4月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額增速較1—3月分別提高1.3個、4.7個百分點。1—4月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額絕對規模僅低于2021年峰值水平。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杰表示,今年以來住房支持政策的積極成效持續釋放,居民住房消費信心改善,帶動住房銷售市場回暖。
“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激活合理住房消費需求的工作是積極有效的。但鑒于近期有市場走弱的現象,各地要重視繼續提振銷售端指標。”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稱。
嚴躍進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1—4月全國商品住宅均價為10562元/平方米,漲幅為11.1%。當前房價漲幅相對大,和各地放松限價政策、銷售端改善房企調整定價策略等有關。
與商品房銷售同步,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也有一定程度反彈。1—4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5155億元,同比下降6.4%。雖然仍保持負值,但較上月收窄2.6個百分點。
其中,國內貸款6144億元,下降10%;利用外資12億元,下降69.6%;自籌資金12965億元,下降19.4%;定金及預收款15925億元,增長4%;個人按揭貸款8222億元,增長2.5%。
上述兩項核心指標帶動了整體行業景氣指數的復蘇:4月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78,保持連續4個月正增長。
投資下滑的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
然而,在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開發商銷售和到位資金均呈現反彈的情況下,投資端卻依然保持降幅擴大的趨勢,6.2%的同比跌幅,相較于上月的5.8%繼續擴大。
具體來看,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5514億元,同比下降6.2%,開發投資增速已連續多個月負增長。從數據上看,供應端房企目前的積極性仍然不高,1—4月房企的房屋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229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6%,房企補庫存的動力不足。
在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房企開發投資積極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供給狀態受到多因素掣肘,開發商爆雷余波尚存,疊加今年大規模的到期債務,給到了一定的開發壓力,而且銷售端的復蘇并沒有達到預期。整體風險處置進度慢,所以導致施工、新開工、竣工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行。“手里沒有土地儲備的房企,在放緩拿地節奏;手里有土地儲備的房企,開工積極性也并不高。”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分析稱,房企投資信心恢復力較弱,主要體現在新開工意愿上。雖然銷售端累計指標有所改善,但由于當前市場呈現一個弱復蘇的狀態,尤其是4月單月銷售數據呈現較大降幅,開發商新開工呈現觀望局面。但隨著3—4月以來熱點城市土拍市場呈現明顯升溫跡象,預計二季度房企新開工意愿上升,開發投資降幅將有所收窄。
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房企開發投資的現狀還會持續下去嗎?哪些因素可以拉動房企開發投資?
所回落,重點城市“五一”假期表現較為平淡,上周成交規模在低基數下環比有所增長,但購房者置業信心仍偏弱,市場預期并不穩固。
從企業融資角度來看,根據中指監測,4月房企非銀融資規模環比下降兩成左右,信用債發行放緩,企業資金面改善仍不理想。短期來看,在企業資金壓力較大、銷售緩慢修復等因素影響下,二季度開工、投資難現明顯改善,預計新開工面積繼續下行,受新開工、土地縮量拖累,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下降態勢或延續,但竣工的進一步好轉有望對投資帶來支撐。不同區域中,東部熱點地區房企投資意愿相對較好,短期新開工面積、開發投資額有望繼續修復。
嚴躍進稱,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目前最重要的是幫助企業“解困”,應繼續加大對房企融資的支持力度,化解房企潛在風險,由“流入”到“流出”,實現正循環;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購房者的信心恢復,需求端的改善將極大影響到供給端,這樣房企才有動力拿地。
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盡管房地產市場需求出現恢復跡象,但房地產投資和開發建設仍在下降,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調整期,穩定房地產市場,保障和改善民生,仍需要繼續努力。下階段,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顯效、市場預期好轉,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