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武漢江岸區青島路,英式紅磚老廠房佇立街頭,吸引大量游客在此攝影采風、參觀打卡,領略老建筑風采,探尋城市歷史印記。
始建于1905年的平和打包廠舊址,是當時英國人在漢口開設最早的棉花打包廠之一。這座擁有118年歷史的老建筑,見證老漢口近代工業發展變遷,是武漢現存最完整的早期工業建筑,中國近代建筑的重要實物遺存。
武漢市江岸區對平和打包廠進行文物保護性修繕,如今,這片百年老建筑煥發新風采,華麗變身為武漢文創新地標,深受年輕人追捧。
共融新生 時尚與古老碰撞
進入廠房,紅磚墻面、鐵質樓梯、粗大的蒸汽閥門、長長的貨物滑道……近代工業風氣息撲面而來,園區咖啡店、文創書店、藝術展覽等,則展現出現代時尚與古老建筑的碰撞、共融新生。
江岸區國資公司第一項目部工作人員盛鑫介紹,在修繕過程中,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采用傳統手法進行修復,最大程度還原歷史面貌,最大限度保留建筑歷史價值。
如今,經過精心保護與修繕,在這座老建筑里,游客得以“觸摸”歷史印記,探尋城市記憶。在園區紅色墻體上,清晰保留著“阜成”兩字印記。據介紹,此磚最早的磚廠是在琴斷口、趙家臺一帶,現在遺址已未見,修復團隊以搜集來的老磚來替換破損的磚。在修復過程中,忠實于歷史的色彩和質感,適當修補缺損和損壞。前后歷經11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全手工、人工制作完成。
將歷史建筑植入新功能,融入城市更新中,推動工業文化保護與傳承,這是漢口歷史風貌區的一個縮影。
漢口歷史風貌區位于漢口老城核心區域,北達京漢大道,南抵沿江大道,西起友誼南路,東至黃浦大街,總面積約6.02平方公里。
武漢市江岸區是漢口歷史風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漢市現存文物保護建筑、優秀歷史建筑保留最為完好、最為集中的區域,坐擁62處市級以上文物建筑、169處優秀歷史建筑,還有18處列入優秀歷史建筑保護目錄的里份。
修舊如舊 老建筑回歸生活
漫步于里分巷子,穿過紅磚白墻的老建筑,在咸安坊,時光穿梭回到百年前的老漢口。
于1915年建成的咸安坊,是漢口有代表性的高級里份住宅區,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石庫門建筑。目前,咸安坊已完成保護修繕工作,正全面招商。
武漢地方志專家王汗吾曾居住于此,一直致力于研究老建筑。他介紹說,民國時期,咸安坊曾名流聚集,素有“富貴咸安”的說法。如今對老建筑進行修舊如舊的保護,既尊重了歷史,也兼顧現代生活,讓城市的更新發展重歸于美好生活中。
在漢口歷史風貌區,開在老房子里的中餐館、西餐廳、咖啡店等,正讓老建筑涌動新活力。數據顯示,2022年,江岸區巴公房子等20余處歷史建筑完成修繕,實現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數字出版等“文化+”產業集聚發展。
穿行于百年老建筑間,在武漢從事金融工作的陳嘉麗化身為志愿講解員,帶領游客開啟漢口歷史風貌區的“走讀之旅”。
2017年,江岸區發動社會力量,啟動“走讀江岸”城市文化與歷史建筑導覽志愿服務項目,組建了“City Walk”城市文化與歷史建筑導覽青年志愿者團隊,來自廣西的陳嘉麗便是其中一員。
陳嘉麗說,“走讀之旅”讓她加深了對武漢的了解,找到了歸屬感,也讓她更好地融入這座城市。(梁婷)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