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產業既與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關,又具有實體經濟發展的相對優勢,而商品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抗水性、優越的可塑性、優良的耐火性以及最具競爭力的經濟性而成為目前世界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圍最廣的基礎性人造建筑材料。近年來在市場需求拉動和政府政策指導下,商品混凝土得到了迅猛發展,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產業結構不斷改善,已成為建材行業中經濟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是我國建材行業中第一個年營業收入破2萬億元的產業。業內人士認為,商品混凝土是一門飛速發展的傳統制造產業,近40年來日新月異不斷刷新著中國城鄉面貌,為國計民生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撐。相信在今后幾十年以及可以預見的將來,商品混凝土仍然會是最重要的工程結構材料之一,尤其是對正處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而言,工業化加快推進、城鎮化方興未艾,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飛速發展、海綿城市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都離不開商品混凝土的支持。盡管商品混凝土的作用不可替代,前景看好,但當下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如下:
1.砂石價格飛漲,企業利潤降低。隨著國家環保和生態治理力度的加大,河沙禁采和水泥錯峰生產等措施的落實,導致河砂、石子、水泥成本大幅度提升。大家知道,河砂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商品混凝土重要的原材料,以河南省為例,該省每年需要河砂2000萬立方米,由于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目前經過依法批準的采砂規模為300萬立方米,市場缺口大,河砂價格應聲而漲。鄭州、洛陽的粗砂已由最初的每立方米56元上漲至85元左右,石子從每立方米36元上漲至現在的66元左右;普通42.5硅酸鹽水泥從每噸230元上漲至目前的320元左右,其他原材料也順勢而漲,并且不賒賬,全國各地情況也大同小異。加之有些原材料如砂石,禁止河砂開采后,導致優質河砂無從采購,企業只有加大水泥的使用量,從而導致成本增加。同時原材料端上漲了,但一時難以傳遞至下游。造成行業成本上升,利潤下滑,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2.應收賬款多,企業流動資金捉襟見肘。業內人士透露,商品混凝土企業在購買原材料時出售方不賒賬,而向建筑施工企業供應商品混凝土時,往往需要墊支30%左右的貨款,到工程節點時往往還要再推遲一段時間結賬,導致商品混凝土企業應收賬款增加,流動資金短缺。同時應收賬款的增加,還往往導致壞賬,更增加了企業資金的困難。
3.大打價格戰無序化競爭也阻遏了企業的發展。由于商品混凝土行業標準門檻低,企業進入容易,生產站點眾多且分散,存在管理水平良莠不齊、生產效率不高、管理方式粗放等問題。造成企業技術同質化程度較高,產能嚴重過剩,競爭陷入同質化價格戰,營銷模式落后,仍處于叢林法則競爭階段,不善于合作分享共贏,從而形成行業效益低下的局面。
如何破解商品混凝土發展的困境,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保理念。為打造碧水藍天,保護人民健康,國家環保治理的相關措施必不可少,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刀切地禁止砂石開采,建議政府部門多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砂石場的治理方案,規定開采標準,限定準入門檻,通過政府招標、拍賣等手段,讓具備資質達到環保要求的大企業進入砂石開采行業,“堵疏結合”嚴禁小、散企業進入。這樣既保護了環境,也有利于商品混凝土行業的發展。
2.加大商品大混凝土技術的創新力度。“創新”居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一詞在二十大報告中也出現多次,足以看出國家對創新工作的重視。混凝土行業也要緊跟時代步伐,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向綠色和智能化方向的轉型升級,商品混凝土行業才能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輝煌景象。
3.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在混凝土行業,龍頭企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龍頭企業大多具有“工藝流程、技術裝備一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一流,環保水平一流,生產經營指標一流,綠色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理念一流”的優勢,生產系統總體封閉和全系統收塵,并設置霧化抑塵設施,配套有先進的砂石分離和污水處理系統,可實現廢水、廢物零排放。同時還通過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提高企業競爭力,切實履行龍頭企業帶動引領的重大責任,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協會應充分發揮熟悉行業的優勢,積極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尤其是及時向政府造價部門反映最新情況,為及時調整混凝土價格起到關鍵作用。同時又要及時反映企業心聲和相關合理訴求,要定期召開行業會議,邀請行業管理部門參與。向企業宣傳最新的國家相關政策,引導加強行業自律,增強企業社會責任,自覺維護市場秩序,抵制不合格混凝土產品,防止不正當競爭。積極開展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提高從業隊伍綜合素質和能力,弘揚精湛工匠精神和優秀企業家精神,為商品混凝土企業做大做強,發揮積極的作用。(河南省宜陽縣住建局建筑材料管理辦公室 王群章 肖華)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