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淮宿蚌城際鐵路固鎮段開始架梁,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最大站體采石河站承軌層結構澆筑完成,阜淮鐵路全線首個零號塊澆筑完成……江淮大地上,中鐵四局參建的這些鐵路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軌道上的安徽”迅速織線成網,正在快速推進完成“十四五”交通強省建設目標。
作為駐皖央企,中鐵四局緊抓安徽省著力建設“軌道上的安徽”的歷史機遇,積極開拓市場,勇當開路先鋒,建好“家門口”工程,目前參建的在皖境內十余項軌道工程均按預定工期節點推進。
快速建造
處處大干高潮
今年初,中鐵四局就緊鑼密鼓地部署安排,持續加強承建的安徽省內鐵路重點項目管理策劃、生產組織與進度管控,及時預警糾偏,優化安全、質量、進度、信譽等內容,并根據業主工期節點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保證承建項目快速有序推進。
中鐵四局合(肥)新(沂)鐵路安徽段站前七標眾興制梁場副總工、31歲的劉宇宏除了負責檢查施工質量、匯總技術資料等日常工作外,還負責施工組織方案編制、QC小組科研攻關、維護項目信息化平臺運營等,常常忙碌到凌晨。經過他們的努力,3月底,該梁場試生產第一片箱梁;7月20日,梁場預制箱梁已突破400片,提裝梁完成321片。
假期不打烊,項目加速跑。五一假期,中鐵四局在安徽的阜淮鐵路、巢馬鐵路等建設項目不停歇。阜淮鐵路蒙城制梁場在5月初完成全線首片預制箱梁澆筑后,迅速組織開展了“大干120天”勞動競賽,吹響全面大干的號角。
6月21日,世界最大跨度無砟軌道斜拉橋——巢馬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副汊航道橋首節段鋼桁梁成功架設,標志著大橋全面進入主體鋼梁架設階段。
徽山皖水間,中鐵四局參建的滁寧城際鐵路等一條條“鋼鐵巨龍”也在快速建設。2022年從安徽理工大學建筑專業畢業的陳晗,在滁寧城際鐵路項目迅速成長為骨干技術員。6月底,滁寧城際鐵路(滁州段)投入運營,參加工作近一年的他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精益建造
奉獻優質鐵路
中鐵四局對建筑品質精益求精的追求始終如一。他們全面升級精益建造體系,建設優質鐵路,回饋“家鄉”人民的厚愛和信任。
中鐵四局先后建立了區域管控組和試驗檢測管控組,不斷加強質量管控能力建設。同時,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及流程,先后編制了《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手冊綜合篇》《鐵路梁場標準化施工手冊》等一系列標準手冊,并配套構建直觀明了的管理流程,推進各項作業管理和各道工序流程化、標準化。
緊跟建筑行業前沿技術,在增強線下管控的同時增加線上管控,中鐵四局在普及應用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統、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的基礎上,先后在昌景黃鐵路項目、合新鐵路項目等安徽省內鐵路項目積極推行和應用智能張拉系統、攪拌站信息化管理系統、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路基連續壓實質量控制信息系統等,通過“互聯網+”技術及時收集施工數據,利用后臺智能預警系統分析數據,提出預警,為工程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和質量追溯提供數據保障。
眾興制梁場承擔中鐵四局承建的合新鐵路安徽段站前7標管段內3座特大橋,總計582片箱梁預制任務。梁場以智能化建造為抓手,統籌推進項目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其中,場區內鋼筋加工場從原材料進場至半成品加工運輸,均由數控智能設備流水線作業,建設了廠區內全覆蓋監控系統,并研發應用了遙控鋼筋運輸小車、箱室內遙控養護機器小車、預應力定位網焊接機器人、內模自動走行系統等智能設備,為精益建造打下了堅實基礎。
綠色建造
共繪大美安徽
大美安徽,山清水秀,需要珍惜呵護。中鐵四局作為屬地在安徽的建筑央企,始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安徽省關于“綠色發展”“綠色建造”的要求,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環保筑路。
對于巢馬城際鐵路工程建設,中鐵四局項目部組建成立了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制定了《鋼筋及廢舊鋼筋的管理辦法》等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并從節材、節能、節水、節地、環保、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工作。同時,依托工程特點,因地制宜進行節材與資源利用策劃,制定材料消耗指標,使用新型節能設備,周轉使用材料,做好資源再生利用工作。
隧道棄碴是施工產生的廢棄物,堆放棄碴不僅占用耕地林地,增加建設投資,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垮塌滑坡,是工程建設中的難題。中鐵四局積極探索工程項目資源綜合化利用的新路子,形成隧道洞碴智能加工廠實用技術,通過棄碴集中加工再利用方式,生產工程施工所用的碎石、機制砂、石粉等材料,變廢為寶。
據介紹,該技術實現洞碴加工場粉塵不外溢、污水零排放和噪音不超標,原材料綜合利用率高達97%,超出國家綠色礦山礦料成品率≥95%的要求。2019年6月5日,國內環保化智能化最高的洞碴場在昌景黃鐵路途經地休寧縣龍源村開工建設,11月18日投產。截至目前,該加工場已生產高品質機制砂62萬噸,基于產量穩定、質量優質、管理規范等品牌優勢,加工場多次獲得業主嘉獎和通報,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文良誠)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