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的廣州,廣聯達智慧建造及華南總部基地項目(下稱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正承載著數字化驗證與探索的使命,完成一次全過程的數字化實踐。
作為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技術應用與模式創新的示范項目,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試點推動國產自主BIM系列軟件研發與應用,積極拓展國產BIM軟件在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場景,構建全過程國產BIM軟件產品生態,為行業企業開展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樹立了新標桿。
日前,記者走進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去了解和探尋國產BIM全過程應用示范案例的數字化運用過程。
全過程數據驅動決策
打造數字建筑產業新高地
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是數字建筑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數字建筑的嶄新標桿。
據記者了解,該項目是目前建筑領域為數不多的采用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BIM軟件及平臺、賦能建筑業全生命周期的典型項目。
“利用國產自主可控的BIM軟件,構建項目全過程模型體系,一舉打通模型通道,對于國產軟件應用推廣意義重大。” 廣聯達副總裁楊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通過BIM模型構建全過程業務價值場景,可以促進項目全過程管理提升。IoT、AI與BIM融合,實現虛擬建造與實體建造深度實時交互,提升了管理的精細度和系統性。這一項目將探索全過程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為行業打造全過程數字化應用經典案例。
以國產BIM應用的業務價值場景為主線,通過全過程、全業務線、全專業模型和數據的互通,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的建設最終形成一套以需求為導向、以設計為抓手、以精細化過程管控為支撐,并融合先進管理模式、科學業務做法以及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工程建設全過程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同時也沉淀了項目全過程BIM應用的價值場景、模型體系以及業務和數據架構成果。
在談到項目的難點亮點時,楊瑋說:“這個項目可以說比以前做100層超高層項目還難,核心就是每個業務動作都要達到可數字化,最大的難點就是不允許拍腦袋做決策,每件事情都要有科學依據和科學分析,這也是推進全過程數字化的關鍵之處。”
整體數維解決方案
為全過程數字化建設筑基
“整體數維的解決方案,我們也稱之為數據驅動一體化解決方案。”廣聯達房建BIM 產品客戶業務部總監高洋向記者介紹。
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采用數維設計軟件,通過“云+端”協同模式,實現從方案、施工圖到深化階段的建筑、結構、機電等專業的BIM正向設計,實現設計-算量-施工各階段模型和數據的流轉,通過設計模型與算量模型無縫對接,建立各階段設計與成本的匹配映射,實現從設計源頭的成本把控。
據記者了解,廣聯達自主設計的國產平臺經過二十年的整體沉淀,從早期內部應用,到從2015年啟動設計平臺研發,再到在設計平臺上孵化出數維房建設計產品、數維基建設計產品及給一系列生態伙伴提供的行業能力,廣聯達始終走在數字化發展的最前沿。
“通過之前的探索到現在提供數維解決方案,我們希望能幫助行業走出困局,通過系統化、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行業實現跨越和發展。”高洋闡述道。
基于數據驅動的一體化設計解決方案,以及國產化BIM、IoT、AI等數字化技術,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打通了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鏈條,讓各階段數據產生“化學反應”,構建全過程數據驅動決策的應用場景,為全面賦能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基礎。
研發應用國產化技術
引領行業探索數字化發展道路
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已是廣聯達第5個自建自營大廈。一直以來,廣聯達始終致力于在自建大廈上深度實踐數字建筑理念,通過數字化、綠色化、工業化的建造及運營,引領行業探索數字化發展道路。
楊瑋介紹,全過程數字化在廣聯達華南總部基地的成功應用,源于廣聯達20余年的專業積累和技術積淀,廣聯達BIM系列軟件已經覆蓋工程建設全過程大部分業務需求,甚至在國外軟件占據顯著優勢的工程設計軟件領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說,國產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建筑行業BIM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指明了方向,為國產自主BIM系列軟件在建筑業的規模化應用打開了新通道,也為行業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開啟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數字化應用樹立了信心。
而在專家看來,廣聯達國產自主BIM平臺軟件的功能滿足工程項目全過程大部分業務需求,與現有國外相關軟件相比,更符合國內工程項目管理實際,具備國產化替代條件,同時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具備可推廣、可復制條件。
未來,基于國產BIM的全過程圖形互通、基于BIM的全過程管理、基于BIM與AI等技術融合實現虛實建造深度交互的一系列成功實踐,必將加速行業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的落地應用,深度賦能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王茜)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