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飽受非議、沉寂寥寥爛尾樓盤,如今又出現了工人的身影。
停工近三年的泰禾海上院子獲得了政府紓困資金的注入,重振旗鼓啟動項目。位于青島黃島的維多利亞灣10期也獲得了中央專項借款的批準,迎來轉機。這些曾經的城市傷疤,正悄然重啟。隨著政府“保交樓”政策的推進、專項借款的實施,部分企業接手紓困,令這些工地重新煥發生機,也讓廣大業主看到了項目“復活”的希望,“順利交付”可能會變成現實。
我們希冀于當前社會能夠排除萬難保交樓,盡管政府提供了支持和專項借款,但仍然面臨錯綜復雜的問題和挑戰,企業接手項目進場時,對爛尾項目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和風險保持著警惕。除了土地使用權風險、規劃風險、合同風險、債務風險等,像原始資料不完善、各種文件數據缺失、老項目建成標準低、質量差等問題也尤為突出。為摸清項目最為真實的一面,最大限度地暴露已有風險,降低項目的不確定性,將專項資金最合理的使用,盡職調查成為政府和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也成達成彼此共識和信任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平大創新研究院通過近年多例盡調報告發現,絕大部分爛尾的建筑,本身就存在“帶病移交”風險,政府與相關企業單位選擇引入第三方盡調對項目進行全方位深度調查,層層穿透后,除了資金盡調發現諸多財務問題、審計風險外,其絕大部分痛點來源于對于風險的未知,具體表現在不良資產整體概況、重大風險隱患存在問題、風險責任劃分清晰問題、交付關門節點守住與否等。
通過開展盡職調查,從工程項目本身存在的“質量疾病”著手,聚焦于質量風險、設計合規性、驗收合規性、材料合規性、進度風險、安全風險以及其它風險的全面調查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有效地確保工程項目的質量和安全。
客觀的第三方盡調,以不良資產代建代管方從工程視角對于調研前期、實施過程、交付后期開展工作,關注工程施工本身質量問題,并通過及時發現項目問題,進一步揭示項目風險,明確責任主體,監督跟蹤整改銷項,識別并閉環潛在風險;堅守質量底線,保障按時交付、按規交付,助力提升口碑影響力,減少后續糾紛。第三方盡調助力政府、開發商、施工方等協同合作,通過風險閉環、合規交付,為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盡一份力。
瓷磚撞擊墻壁的篤篤聲與機械轟鳴的交響樂交織在一起,猶如城市的脈搏,再一次跳動著希望。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