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瓜農和客戶建立了實名制的‘身份二維碼’,既提高了客戶和瓜農的交易效率,也可以利用大數據平臺科學地為瓜農種好菜提供建議,增加他們的收入,促進黃瓜產業的發展。”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蘇村鎮的北于蔬菜交易市場經理郝倫介紹,新騰(山東)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與附近村組通過借助“鄉村振興合伙人”平臺制度,推行蔬菜電子交易系統,實現“碼”上交易、“碼”上結算、“碼”上追溯,菜農們擁有了專屬交易記錄,交易更加便捷放心。
從2022年“鄉村振興合伙人”制度建立以來,沂南縣積極梳理供需要素,推動村企對接,聚焦黃瓜種植這個優勢產業,搭平臺、拓渠道、匯政策、引項目,運用產業鏈發展理念,補鏈、延鏈、強鏈,做好“筑基、提質、做優、增效”四篇文章,村企在產業鏈合伙,共富在產業鏈實現。
沂南黃瓜苗年需求量巨大,為滿足當地菜農對優質種苗的需求,沂南縣發揮“鄉村振興合伙人”制度優勢,推動山東臥龍種業有限公司與天津農科院、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達成技術合作,在蘇村鎮仕子口村、北于村等地建立黃瓜種苗繁育中心大力發展黃瓜種苗繁育產業,已成功培育出適合我國北方設施種植的“科潤99”“科潤118”“津優336”等20多個黃瓜新品種,有效緩解優質種苗缺口。
有了好種苗還要配套科學先進的種植管理模式。沂南縣組織各鄉鎮實行“雙社聯合”,發揮聯合社“龍頭”作用,建立“鏈條企業+聯合社+合作社+農戶”四位一體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賦能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實現鏈式發展。整合涉農服務資源,為蔬菜種植大戶提供技術指導、產品交易、農機服務、農資購銷等多項服務。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庫,抓住致富帶頭人關鍵群體,吸收“土專家”“田秀才”,開展專項培訓和技術推廣。邀請專家培訓指導,充分發揮省派、市派第一書記及縣派鄉村振興服務隊作用,邀請省農科院黃瓜種植研究專家、研究員等開展技術培訓。
此外,智慧化的蔬菜電子交易系統為蔬菜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為傳統蔬菜向“數字菜”轉變提供精細化、高效化、品質化的實踐。大數據賦能蔬菜交易全過程,簡化了交易流程、縮短等待時間,實現了當日現錢交易的突破,構建起了全鏈條可追溯體系。2022年3月至今,蘇村和北于市場服務菜農11000余戶,購銷客戶500余家,年交易量突破5億斤,年成交額突破6.5億元。
為進一步提升黃瓜產業附加值,沂南縣延長黃瓜產業鏈條,勇闖黃瓜加工深水區。積極引進山東春陽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作為企業合伙人,村企共建黃瓜深加工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預制菜300萬份,冷儲黃瓜500萬噸,新增就業崗位100余個,實現村集體增收48萬元。二期將繼續引進國家級研究院所對黃瓜飲料、黃瓜面膜等系列產品進行研發,全面提升蔬菜產業附加值和抗風險能力。
鄉村振興合伙人平臺制度的建立,充分調動了沂南現有資源要素,發揮制度平臺的優勢,沂南縣將產業鏈條延長補足,對黃瓜產業進行了整合升級,實現了育種育苗、高效種植、市場銷售、蔬菜加工的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從各個節點和環節為菜農和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益,促進“企業發展、村莊增收、群眾受益”,共同富裕,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源動力”,致力打造鄉村振興沂南樣板,不斷為域內產業發展尋求新的契機。( 趙秋麗 馮帆 王德全)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