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樣式雷”是江西永修一個傳承古建筑技藝的家族。中國清朝把專門負責皇家建筑樣式設(shè)計的機構(gòu)稱為樣式房,雷家七代人都被選為內(nèi)務府樣式房的掌案,因為建筑技藝高超,被后人尊稱為“樣式雷”。為了弘揚樣式雷的工匠精神,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qū)工商聯(lián)會員企業(yè)豐和營造公司負責人、建筑師揭保如發(fā)起建立了“樣式雷”紀念館,于2021年正式開館并免費向公眾開放。
7月4日,記者來到位于南昌市南昌縣的中山藝術(shù)博物館內(nèi)的樣式雷紀念館,探尋“樣式雷”的傳奇故事。
樣式雷素有“一家江西樣式雷,半部中國古建史”的美譽。揭保如向記者介紹說,包括故宮、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天壇等,中國五分之一世界遺產(chǎn)的建筑設(shè)計,都出自“樣式雷”家族。為了復刻太和殿的建筑模型,他還特意花費心思到故宮尋找圖紙進行原樣打造。
【同期】建筑師 揭保如
模型的制作都是我們自己團隊的員工共同研究把它打造出來的,就是要做模型,它必須要有圖紙,聽說在故宮有,我就跑到故宮去,到故宮找到古建的一個管理處,他說圖紙是在我們這里,好不容易拿到了圖紙,就是原汁原味的按照這個比例縮小來制作的,但是我們還感覺到有差距,遠遠比不上老祖宗的這種技藝。
【解說】樣式雷紀念館大廳中央擺放超2米長的太和殿木結(jié)構(gòu)模型氣勢非凡,雖然按照一定比例縮小進行建造,但榫卯接合嚴絲合縫,梁檁門窗一應俱全,工藝考究一絲不茍,“樣式雷”的建筑美學在這一模型上也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同期】南昌中山藝術(shù)博物館樣式雷紀念館 館長 揭建云
太和殿木結(jié)構(gòu)模型是采用1:30比例復制而成,模型長2.2米,寬1.3米,高1.2米,共有木柱72根,梁枋326組,榫卯構(gòu)件有72856個組成。
【同期】建筑師 揭保如
在這個(制造)過程當中,第一個模型我們大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樣把它完成了。第二個模型,太和殿那就只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我們現(xiàn)在一個裝修工,至少是400塊錢一天,我們6個人做了一年半,你推算一下就知道這個價值有多大了。
【解說】記者在“樣式雷”紀念館還了解到,“樣式雷”家族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圖檔、燙樣和工程作法等資料及相關(guān)文獻,目前有2萬多件留存于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和清華大學圖書館等地。其中,以“樣式雷”為名稱的“建筑圖檔”還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也是中國迄今為止的第五項世界記憶遺產(chǎn)項目。
揭保如表示,“樣式雷”家族所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無不浸透著一代代雷氏建筑師對建筑藝術(shù)的追求和執(zhí)著,先祖的智慧與才思應當?shù)玫礁玫乇Wo和傳承。
【同期】建筑師 揭保如
我們的建筑是世界文化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了我們大家共同的參與,共同的努力,就能更好地把中國的建筑文化繁榮繼承下來,能夠讓它更好地走向世界,服務于世界人民。
記者華山 徐夢文 江西南昌報道
官方公眾號
官方視頻號
官方微博號
官方百家號
官方抖音號